在我們知青插隊的1969年春天,是當時村革委響應公社的號召“反復舊鬧革命”的文革年代。那時全村都沒有收音機,只有各家各戶自家安裝的有線小喇叭廣播分早上,中午,晚上廣播,廣播室在公社里。我們全體知青剛到村內也就進了當時的村革委成立了反復舊領導班子,天天學習毛主席著作,寫標語,有時還得踩著厚厚的積雪去3里外的圩河公社開會。
記得那一年村里小麥減產,我們每個知青和每個社員僅僅分40斤小麥。那時的知青沒有專人管,只是按照社員的標準分配糧食,平日根本沒有白面,玉米面吃。就是喝地瓜面糊糊、吃地瓜干能吃飽也算不錯。我們知青分的那四十斤小麥,光過春節包餃子和改善幾次生活就沒有了。平日天天吃地瓜,喝地瓜糊,吃蘿卜咸菜。有時咸菜沒有了,就買點粗鹽搟成面,用地瓜面窩頭沾咸鹽吃。
當時我們村也是造反派掌權,村革委規定,只要是貼大字報和標語,可以到生產隊保管員那里領面粉打漿糊,我們知青都劃進村里的革委會反復舊小組,參加村里的大批判和寫標語,大字報。我們知青也可以因為革命宣傳去倉庫領兩斤面粉,打成漿糊貼標語和大字報。
記得有一天,天氣特別冷,革委會陳主任讓我們在革委會辦公室里用紅紙寫了許多口號和標語,陳主任安排婦女主任去倉庫把面粉領回來熬了一鍋漿糊,那小麥粥的香味撲鼻而來,知青王XX(已經去世)說:“陳主任,可以喝碗嗎?”那陳主任說:“喝漿糊在這里隨便喝,不許帶回家喝!”聽到革委會領導的指示,我們知青每人找了個大碗,把一鍋糨糊喝了個精光。那王XX竟然喝了六碗。喝漿糊喝完了,用什么貼標語?為了完成貼大字報和標語的革命任務,我們又去領了兩斤面粉打喝漿糊,當然那天是我們插隊以來吃的最飽的一天,也是記憶中最深刻的一天!
從那以后,村里的規定變了,打漿糊去磨坊掃土面,生產隊不再供應面粉了!
上一篇:手工部
下一篇:長篇小說《古鎮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