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禮物
林 瓊
“今天下班不要買花卷了,明天早晨我煮早點給你們吃。”上午上班前,父親鄭重其事地說。退休后,為了幫忙接送孩子,父親背井離鄉,前往她工作的城市生活。他懷揣一顆為女兒排憂解難的心,主動承擔起全部家務,除了打掃、做飯,就連外孫女的衣服都搶著清洗。她的心里委實過意不去,多次勸父親注意休息,可他依舊忙里忙外,不亦樂乎。“老爸一定是厭煩吃花卷了,明天煮點面條給他吃。”她心里這樣想著,輕聲應了一聲“好的”,便帶著孩子匆匆出了門。
臨睡前,想到明天要早起煮面條,她特意將手機鬧鈴調早十分鐘。可是次日上午走進廚房,那個熟悉的身影早已忙碌開來。看著父親小心翼翼地將雞蛋打進鍋里煮的情景,想到他無怨無悔的辛勞與付出,一種難以名狀的歉疚不由自主地襲上心頭。她稍事平復情緒,低聲說:“爸,您想吃糖水雞蛋,跟我說一聲就行了,我煮給您吃,干嘛起這么早!”“煮糖水雞蛋可是個學問活,煮散了既不好看又不好吃,影響食欲。”父親和顏悅色地說。“那您指揮,我來弄。”她卷起衣袖躍躍欲試。“今天就算了,改天教你。”任憑她怎么勸說,父親都不應允,非得自己上手不可。
“外公煮的糖水雞蛋真好吃!”早餐時,看到外孫女吃得津津有味,還不時發出幾句贊嘆聲,父親笑逐顏開。“你們愛吃,我以后就經常做給你們吃。”父親流露出無比自豪的神情,一臉幸福地說。
中午下班剛進家門,父親精心置備的珍饈美饌就赫然呈現眼前。她雖然明知那碗金黃鮮嫩的蒸雞蛋是父親為了幫他外孫女補身體而特地準備的,可還是半開玩笑地打趣道:“爸,今天上午剛吃過糖水雞蛋,中午又吃蒸雞蛋,會不會補充過量啊?”“雞蛋有營養,你們要多吃點。”簡潔的話語,足以感知父親的良苦用心。她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溢出眼眶。“每個人都多吃點。”她邊順次向家人碗中盛雞蛋邊輕聲說。
晚飯過后,父親又破例從蒸鍋里取出幾個老雞蛋讓大家品嘗。“爸,雖然雞蛋是好東西,但也不能餐餐都吃呀!況且我們現在鄉鄉而飽,哪還有胃口“補給”老雞蛋?”一日三餐都做“雞蛋”,與平日里那個統籌能力極強的父親判若兩人,她不知就里地嗔怪道。“媽媽,外公接我的時候說今天是你的生日,一定要煮老雞蛋給你吃。”女兒接過話茬,一臉稚氣地說。原來父親忙活了一天,變著花樣弄“雞蛋”,為的是給她慶祝生日!年過而立之年,她深知當家立計的不易,早已將自己的生日置之腦后,但年過花甲的父親卻從不曾有絲毫遺忘。她恍然發現:無論何時何地,在父母眼里,她永遠都是他們最疼愛和牽掛的孩子。霎時,一股暖流情不自禁地在她心間流淌。“爸,我都三十老幾的人了,還過什么生日?”她快速擦拭眼角的淚水,羞赧地說。父親沒有更多言語,只是滿心歡喜地將一個剝了皮的熟雞蛋遞給她。她唯恐父親不經意間看到她噙滿淚水的雙眼,快速接過雞蛋,轉過身去“狼吞虎咽”起來。爽滑的蛋白、香嫩的蛋黃,連同微咸的淚水,頃刻間劃過嘴角,沁入心脾,成為最讓她回味無窮的佳肴美饌。
這個生日,既沒有蛋糕,也沒有蠟燭,但父親精心烹制的糖水雞蛋、蒸雞蛋和老雞蛋,就是最彌足珍貴的生日禮物;父親那一句句樸實無華的話語,就是最莫大的祝福與鼓勵。在未來的無數個日子里,她都會用心銘記這些美味無比的“雞蛋”,細細咀味父親深藏于心的、無微不至的愛意!
作者簡介:林瓊,女,漢族,1982年6月出生,云南馬龍人,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曲靖市作家協會會員,發表短篇小說、散文100余篇、20余萬字,征文作品12次獲獎,持有會計師、房地產經濟師資格證,現在中共曲靖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2015年,榮獲“云南省五一巾幗標兵”稱號。
作者姓名:林 瓊 工作單位:中共曲靖市委政策研究室
郵 編:655000 聯系電話:13988908586、0874—3101062
聯系地址:曲靖市麒麟區文昌街67號曲靖市委機關大院賓館3號樓曲靖市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