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幽夢
來源:作者:陳希瑞時間:2012-08-03熱度:0次
七月,赤日炎炎,熱浪襲人,人,就像困在蒸籠里一樣。好歹還有空調(diào)制出了絲絲涼氣,暫時逼退了熱浪。才有心緒捧起《吶喊》,走進先生兒時的樂園,重溫先生兒時的快樂。翻不了幾頁,睡意襲來,書便掉在地上,人卻走進了百草園,仿佛看見了菜畦、皂莢樹、石井欄或油蛉、鳴蟬。或走進了故鄉(xiāng),去看一場社戲,吃幾顆香噴噴的蠶豆。
七月,是鄉(xiāng)村最悠閑的季節(jié)。入了伏,掛了鋤。看看大人們扯著鼾聲歇晌了,聽著窗外的蟬兒在不知疲倦地叫著,我再也按捺不住了,嘿,做面筋,粘蟬兒去!
蟬兒們在墻外高高的榆樹、梧桐樹上,一個勁地嘶鳴。隨著竹竿的起起落落,眼看著那些放喉高唱的蟬兒們,一個個糊里糊涂地成了囊中之物。當(dāng)然,也不乏一些機警的家伙,在竹竿快要靠近的瞬間,振翅逃走。也有一些老謀深算的,藏身隱蔽,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獵物們都被統(tǒng)統(tǒng)裝進了一個塑料袋里,吱吱的叫著,此番景象,多像閏土手里提著的唧唧亂叫的麻雀呀。
每當(dāng)夜幕降臨的夜晚,在雨后或夜晚去樹林里尋找“蟬猴兒”,那更是一種無比快樂的事情,那是小村一道最美麗的風(fēng)景呢。
更多的時候,是割草,熱了,就脫得赤條條的,往水里跳,一天洗好幾回澡。我的水性可就差勁了,只能呆在水邊一陣“狗刨”,打嘭嘭,并不敢往水深處游。看著栓柱踩水,能露出肚臍眼兒,真羨慕死了。看見水性好的四狗,一個猛子扎進水里,好久不上來,還擔(dān)心的要命。等人家在遠處冒上來,摸一把臉上的水,還朝我做個鬼臉,這才傻傻地笑了。哎呀,這些家伙,怎么一個個就像泥鰍一樣,自己怎么看也是一只旱鴨子。
那年夏天,一連下了三天大雨,村西的河里發(fā)了大水,寬寬的河面濁浪翻滾,嚇都嚇?biāo)懒耍睦镞€敢下水?可水性好的常有哥不怕,看著他脫得光光的,一個猛子扎進水里,我嚇得心都提到嗓子眼里。望著他一口氣游到河對面,這才放了心。他翻過河堤,拔一把花生或者抱一個大西瓜回來,我們幾個饞貓似的小家伙團團圍上去,就是一頓飽餐,還抓起西瓜皮,打起了水漂,看誰打得遠呢。
那時候,物質(zhì)匱乏,嘴饞時最要命的。夏天的中午或夜晚,我和栓柱、四狗,趁著大人睡午覺時,總要悄悄溜出來,溜到劉四奶奶的屋后偸柿子,溜到光棍七爺?shù)钠咸褕@子里偷摘葡萄。為防止我們再次“作案”,劉四奶奶拿出被蟲子叮咬的落地柿子,送我們吃,我們卻并不領(lǐng)情,悄悄扔掉,伺機“作案”。每次我們光顧光棍七爺?shù)钠咸褕@子,“兔崽子”,早已被埋伏在黑影里的七爺當(dāng)頭拿下,把我們弄進屋。我們以為這老家伙還不知怎么折騰我們。他卻拿出一籃子亮晶晶的大葡萄要我們吃,還說,想吃葡萄,就到七爺屋里來吃嘛,何必偷偷摸摸的,多丟人!臊的我們不行。
夏夜聽大鼓書,也是無比的美妙。提起大鼓書,差不多總與童年,總與盲藝人、打麥場,以及夏天的夜晚連在一起。燥熱的夏日因為說唱大鼓書的到來反倒顯得分外熱鬧和涼爽起來。聽大人們說,這三兩個盲人,是從縣上來的,有時候還有從棲霞、萊陽來的。一面架子鼓、一副半月形梨花銅片、一把胡琴,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dāng)。待他們來了,早有熱心人為他們準備了一把長條板凳和一張八仙桌,當(dāng)然還少不了一壺白開水,供說書人潤潤喉嚨,解解口渴。
天剛擦黑,打麥場上,一盞明晃晃的大汽燈照得四周如同白晝,說大鼓書的盲人就敲響了鼓。只見說書人一手敲著梨花銅片,一手把架子鼓敲的咚咚響,拉二胡的忙著調(diào)試琴弦,發(fā)出吱吱呀呀的音符,很顯然,這是在催促大家快來聽書。忙了一陣兒,估摸大家來的差不多了,這才開始說唱。說書人一手敲鼓、一手夾板,配合唱腔、道白,唱一段說一段,其內(nèi)容多取材于民間喜聞樂見的歷史演義、武俠、公案之類小說,像《揚門女將》、《三俠五義》以及《隋唐演義》。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姓宮的萊陽人。他瘦條條的個子,黑臉膛,大嗓門,表演的聲情并茂,把穆桂英、薛丁山,以及焦贊、孟良等人物表現(xiàn)的活靈活現(xiàn)。有時候,我還會聽到黑影兒里娟子偶爾發(fā)出一兩聲吃吃地笑。她的笑聲,就像一道溫潤的小溪流滑過我的心田。娟子朝前坐著,我卻偏偏朝后坐著,跟她背對著背,中間僅僅能容下一個人側(cè)著身子過去。因為我當(dāng)時囫圇吞棗地看過陳殘云的《香飄四季》,書中的男女主人公就有過這樣一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約會場面,就跟人家偷偷學(xué)了這么一回。
嘴角帶著笑意,還留著涎水,耳邊的蚊子,唱著小曲,冷不丁咬上一口,這才把我驚醒。孩童時代,夏日里那一場場如夢似幻的場景,仿佛就發(fā)生在眼前。夏天就這樣離我們近了又遠了,遠了又近了。就在這年年歲歲的輪回中,我們長大了。如今的栓柱,是遠近有名的種地大戶。每年七月,他都要購買一千多斤優(yōu)質(zhì)葡萄,自己動手,釀造葡萄酒解饞。四狗,家里先后購置了五六臺大馬力機械,收割、耕地,還為兒子在城里買了樓。至于娟子,大學(xué)畢業(yè),又考上研究生,成了博士,留在北京工作,更讓人羨慕的不行。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