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紫藤花猶放
來源:作者:李春時(shí)間:2012-07-24熱度:0次
一陣陣芳香撲面而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渾身有種透骨的香。要不是去年,來自上海、甘肅、北京等地來的幾位老書畫家,被一老翁所賣的葛花吸引,紫藤,我還真不知道,在縣城東北五里處劉堤囗的黃河大堤上,有如此美麗如此古老的紫藤園。老藝術(shù)家對這百里長堤上的紫藤園念念不忘,今年春天,他們又來了。
碭山曾是水鄉(xiāng)澤國,有浩蕩黃河從天降,從歷史上看,清咸豐五年,黃河改道北移,就留下漫漫故道,千年故堤。紫藤屬落葉攀援灌木,莖枝具有纏繞性,根糸凝聚力強(qiáng),能聚沙成鐵。當(dāng)初,應(yīng)該是為了固堤,人們才在大堤上遍栽紫藤吧。它們?yōu)檫@片肥沃的土地立下了汗馬功勞。
千年古堤如沉睡的長龍,四周綠葉如翠,一望無垠,正值紫藤怒放,桃花若霞、梨花如云,站在古堤紫藤旁邊,芳香撲鼻,吸一口氣,馥郁透骨,心竟不由地顫栗起來。
周邊悄無人跡,只有如霧地濃花在紫藤叢里隨風(fēng)輕搖,只有蜂飛蝶舞竊竊私語,置身其中,仿若置身幻景,整個(gè)人兒都欲仙欲醉了。同行的中央書畫院副院長王寬鵬老人嘆道:好一個(gè)原生態(tài)旅游地啊!與熙熙壤攘、車堵人擁的“梨樹王”,“鰲頭觀海”,“滛池?zé)熛肌?nbsp;景地相比,這偏僻的村落,這千瘡百孔的滄桑土堤,這爬滿野薔薇,野葡萄的紫藤樹,又是怎樣一種風(fēng)情啊!
堤旁的故黃河灘上有一汪汪清泉。滿頭銀發(fā)的王老看到,興奮得像個(gè)孩童。他健步跨過故黃河灘上的片片踏腳石,蹲下身子,俯視著蘆葦、小草、蝌蚪,小心地用雙手捧起清涼的水來嘗,邊喝邊眺望著古堤紫藤,激動地說:“我家鄉(xiāng)也有這千年古堤,也有這故黃河。我對這樣的環(huán)境太熟悉了!”。
我們的腳步驚起紫藤園中的一只喜鵲,它撲楞一下飛起,歡快地叫著,飛到遠(yuǎn)處去了。看,前面高高的一棵白楊樹上,竟有三個(gè)大小的鳥窩,那應(yīng)該是喜鵲的家吧。
終于見到了人跡。一位老人從庵蓬里走了出來。我和王老迎向前去,問,這一望無際的長堤,這悠悠古藤到底有多少年月?老人沉思片刻,說,我剛記事起,我就問過我爺爺,我爺爺說,他也記不清這百里長堤、百里紫藤,到底緣于何年何月。
這位八十多歲的老翁很歡迎我們的到來。他說,每年紫藤花開后,在嫩芽時(shí)節(jié),鄉(xiāng)親們就開始釆摘了,送到集市上去賣。我聽了心有些疼痛:于鄉(xiāng)親們來說,這紫藤園只關(guān)生計(jì),不關(guān)美景。
我心想,紫藤園呀,紫藤花!你的存在近千年,是把你推向旅游市場?像酥梨花那樣讓人們觀賞呢?還是保存你純美地自然,純凈的紫藍(lán)?讓你有醉人的戀情和依依的思念呢!
在今年紫藤未開之前,王老就揮動毫端,寫了“千年紫藤園” 五個(gè)行草大字寄給我,囑在這古堤上為古藤園刻字立碑。我照做了。如今,墨漆石碑上銀色的行草,在古堤脊梁上閃閃爍爍,古色古香,我祈愿此園如字,能在這片凈土上長存:更愿故道上的人們,能相伴故堤紫藤,不憂衣食。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