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米黃線之外的尊嚴
來源: 作者:面朝大海 時間:2012-07-19 熱度:0 次
如果說六天的香港之行是以觀光旅游為行程起始點的話,那游完之后受到的人文素養教育才是讓人心靈為之澄澈的揚帆起航之處。在地鐵里、在游樂場、在公交巴士站點我和孩子都在有意無意地被他們教育著感化著,那耐人尋味的一點一滴,需要在腦海中不斷回憶,慢慢品味。我折服于維多利亞港的寧靜優雅自然之美,在遭遇白眼冷遇之后,更信服于港人良好地人文素養和禮儀之態,尤其是在半米黃線之外受到的冷遇,更讓我對這寸土寸金的人間天堂生出了深深地敬意。 首次遭遇港人那略帶閩味的普通話的不耐煩,是在迪士尼樂園里。專賣店里孩子看中了一個磁杯,要付錢的時候,前面的一個非洲人不知該買什么,收銀員在介紹產品功效,又拿不同的樣品進行比對,可那人還是拿不定主意。見此我跨前一步對收銀員說:收一下我們的錢吧。豈料那收銀員收起了職業的笑臉繃起嘴角,用不大的聲音說:排隊! 當“排隊”這兩字生硬地傳入我耳膜的時候,我有些悶了,委屈地在想,我就是在排隊呀,沒有搶先的念頭呀。 第二次受到冷遇是在中環世紀廣場,由于對地形不熟,地鐵口的巴士司機對國語又半懂不懂,讓我們回酒店成了問題,在一個小時的問路無果后,決定改乘計程車,也許等公交太久大家都有些急不可待,看到有的士停下,就一擁而上,不成想站在后面的一個人不急不緩地用英文說:Please queue up waiting。的士司機也擺手搖頭:不能拉你們,后面有人要上。當的士載著那人緩緩離開了之后,我們才反應過來,剛剛的那幾人是在依次候車,他們都是有先后次序的,盡管沒有排隊的標志,但他們也是按序上車,不像我們急急地問路,慌慌地上車,反被冷眼趕了下來。 接下來的一次,就更讓我領略了港澳人民的井然有序。那是在拱北口岸出關例檢時, 依次排隊接受檢查,輪到我前面的兩人時,緊鄰著的一個窗口也打開了,只見那安檢員微笑著將我前面的一個人召了去,我一看旁無他人,為節省時間也急急地跟上了,不料那安檢員立馬用狐疑而瞪得很大的眼睛將我逼回了黃線區,直到那個人被放行了十幾米,都沒有要召我過去的意思,只好乖乖地靜候,一直到我被正前方的安檢叫了去,那人才對排在后面的我的女兒露出了職業笑臉。那天雖說過了關,但我的大腦潛意識地一直在思索著什么? 其實出發之前我們是做了攻略的,因為一幫家長要帶一群孩子自由行,首先要做的就是風俗、禮儀、習慣教育,為此我們將行程規劃得很密致,期間要注意的事項也標注得清清楚楚,并不時地相互提醒。在武夷山、在鼓浪嶼、在集美、在世界之窗我們都玩得順風順水,對古居、對茶道、對名人故居都了解得彬彬有禮,人家都還說新疆人的素質不錯嗎。可在香港,我們的行為卻屢遭非儀,一再被警示,讓我們不得不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重新審視。 回想起來,從銅鑼灣到迪士尼樂園要倒三條線的地鐵通道里,人是摩肩接踵,可除了行李摩擦地面和人走路的聲響,就再也聽不到雜音了,而在廣州上了地鐵就如進了我們的農貿市場,就更別說那搶站下位線、捷足先登和搶占座位的人了。 又比如在餐館里,我們是快步當前先看菜譜,而人家是先排隊,哪怕只有一個人,也是站好了之后再選單;還比如上下車就是行動再慢的人擋在前面,后面的人也會耐心等候,決無不耐之色。 如果說把港人當作一面鏡子的話,那我們的不雅之處又暴露在哪呢?答案不言而喻,環境的不同,素養的高低,舉止的粗雅,使我們頻頻觸港人的紅線,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不當之處。使我們懂得了禮儀的細微之處在于尊重環境、敬愛他人、感恩自然。 其實也明白,短短幾天的旅行并不能根除我們多年積下的陋習,但是可以反思,可以不時地用另一面鏡子照照自己的行徑,從港人嚴明的法律、嚴謹的秩序和一絲不茍的態度中悟出什么才是做人的尊嚴,什么才是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什么才叫受教育。 旅程是結束了,但思索的行程卻剛剛起航,如果用孩子們摯樸的語言來總結的話,那就是:香港自然環境之美讓人迷戀,但人文素養之高更讓人寬了視野。他們還不忘為以后的理想做了個長遠規劃:在那里上大學是個理想之處。 哦!能有這樣的教益真不錯!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