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愛你的心
來源:作者:楊恒時間:2012-05-25熱度:0次
兒子4歲,幼兒園中班小朋友。
自出生,沏奶粉,洗尿布,請保姆,上早教,吃穿拉撒,花錢無數,人力,物力,財力,精力,不斷挑戰我的承受極限,生活節奏驟然加劇,生存壓力倍增。
多少個日日夜夜,轉眼間,當初嗷嗷待哺的赤裸小身體已然背著書包去上學,小小的人兒讓人歡喜讓人憂,沒發現有什么出類拔萃之舉,語驚四座之談,超常兒童的超常特征全不靠譜,普通孩子的普通表現一應俱全,一切正常,屬“泯然眾人”之列。
人之初表現中等,自理能力中下,有點左撇子跡象,吃面條時常常雙手并用。愛玩具,經常追趕著用泡泡水吹出的彩色泡泡語速飛快地許愿:“我要一百萬個玩具,我要一百萬個玩具。”一次,我拒絕他買玩具地請求,指著散落在箱子里以及滿地的完整不完整的玩具正色道:“看看你有多少玩具了,一百萬個玩具已經夠了。以后不許再說買玩具的事!”后來,他吹泡泡水的時候說得竟是:“我要一千萬個玩具,我要一千萬個玩具。”嘴甚刁,其他方面教育尚還有效,喝奶卻總撿最貴的要,且不容商量,抓住不放,先斬后奏,還美其名曰:“這個好喝。”喜矯情,常常在受表揚時用無比期待的眼神觀察著我說:“媽媽,人家也想要我。”然后再教我這個“不知所措”的媽媽回復“人家”:“呸呸呸,不給!”小臉一副超受用的表情。好承諾,經常在愿望得到滿足,心情比較愉快之時發表以 “長大了……”“等明天……”為開頭的豪言壯語,目前為止,我已收到兒子未來許給我的“鮮花”、“漂亮的衣服”、“高樓”、“藍色的轎車”、“坐船看水”、“坐飛機兜風”之類的空頭支票一大籮筐。富同情心,常常心情沉重地拉著我跑到電視機前,指著公益廣告的畫面說:“快看,窮孩子。”“快看老奶奶沒人陪,桌子上的菜都涼了。”每次看到某個公益廣告的畫面,就自以為是地大聲朗讀:“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愛護家人(有愛就有責任)。”
我在兒子教育方面一般采取軟著陸,講講道理,闡明利害關系,表揚表揚,奉承奉承,演演苦肉計,問題解決;特殊時候硬取,電閃雷鳴不下雨,裝腔作勢動家法,用氣氛渲染后果的嚴重性,事情搞定;大部分時候順其自然,睜只眼閉只眼,我省力氣,他得便宜,社會和諧穩定。兒子有時吃軟,有時吃硬,大部分時候軟硬不吃。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年齡增加,我開始體會到從小沒有精心培養孩子好習慣的苦惱,決心擠時間下大力氣扭轉他的壞毛病。
通過一段時間軟硬兼施措施,我自認為兒子身上發生了可喜變化,首先是作息時間撥亂反正,基本上早睡早起,其次是衣服鞋襪可以自己穿脫,不需要什么幫忙,吃飯也不看電視了。可是,好景不長,不久兒子的壞習慣又有反彈苗頭了。特別是今天,雖然吃飯不看電視,但是又開始跑著玩著說著吃著,真正三心二意。因為時間不允許磨蹭,我要趕著上班之前送他上學,我耐著性子喂他吃飯,卻發現他偷偷地把大口的食物吐到垃圾箱里騙取我地鼓勵,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終于爆發了,嚴厲斥責他這種浪費糧食的可恥行為,說到氣憤處,又歷數他平日不愛洗臉,不獨立吃飯,不收拾玩具,亂扔垃圾,把家里衛生搞得一團糟糕等一系列缺點,甚至產生了對他動武的沖動。他默默不語,自顧取了書包,拿出圖畫薄,突然放聲大哭,揚言要“離家出走”。我看看時間,只得強壓怒火,拉著他好言相勸,他順勢收了哭聲,卻又不慌不忙地趴在桌子上用彩筆畫畫,真是急死個人。
我一邊抓緊時間換衣服一邊催促畫畫的兒子:“該上學了,別畫了。”走過去一看,雖然是用黑色畫了個不怎么規則的圖形,我還是分辨出是一個超大面積的“心”形圖案,兒子正用粉色的彩筆涂著顏色,我故意問:“你畫得這是什么啊?一顆心嗎?”他認真地點點頭說:“是心,這是我愛你的心。”
中午兒子在學校吃飯,我下班回到家,兒子不在家的房間顯得空蕩蕩的,他早晨還沒有涂完顏色的畫靜靜地擺在桌子上,我走過去看著這幅畫,雖然顏色和比例都很不標準,我還是很感動,就抽出一支紅色的彩筆在它旁邊畫了一顆同樣大小的“心”形圖案,我要等兒子放學回家告訴他,“這是媽媽愛你的心。”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