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煬
來源:作者:國土女兒(柔兒)時間:2012-04-24熱度:0次
夢 煬
公元581年楊堅在周稱帝,后改國號為隋。589年滅南朝陳,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近300年分裂局面。
581年二月甲子隋文帝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建立隋朝,北周滅亡。又于開皇七年十月廢除西梁,開皇九年二月,滅南朝陳,俘虜陳后主,開皇十年九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先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重新建立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仁壽四年七月隋文帝逝世……
開皇二十年十一月立為太子的楊廣即隋煬帝即位。
他,一雙鷹似的雙眸,宛若山澗深潭,薄薄一層不可對視的光,卻也流露出絲絲無奈的傷痕;濃濃雙眉,似一束熊熊烈火燒盡這世間太多愁恨;端莊的長鼻,能嗅出世事的善、惡。一抿唇,嘗盡了歲月輪回的酸苦;一雙耳,聽盡了奉語勸諫、阿諛謊言;一縷胡輕輕附在那唇未啟笑先聞的嘴上,訴說多少風雨晴朗。
“蕭蕭秋風起,悠悠行萬里。”
煬帝即位后,次年改元大業,拉開了其波瀾壯闊而又毀譽難定的一生。煬帝假造文帝遺詔企圖縊殺前太子楊勇。其弟漢王楊諒以討伐楊素為名,在并州起兵,煬帝派楊素鎮壓,楊諒投降后被幽禁至死。此后不久,煬帝聽從云定興建議毒死楊勇諸子,翦除了對帝位的威脅。
“雖蒙 上榮,無復凌云志。”
公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富裕強盛的陳朝發動進攻,并完成統一。陳國絕對不是什么小國,也絕對不弱,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隋軍在楊廣的指揮下,紀律嚴明,英勇善戰,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而對百姓則秋毫無犯,對于陳朝庫府資財,一無所取,博得人民廣泛的贊揚。“天下皆稱廣為賢”。并平定了高智慧的叛亂,緩和了南方的怨恨。公元600年,北上擊敗突厥進犯,《隋書》贊曰:“楊廣‘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績”20歲的楊廣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大業,結束了上百年來中國分裂的局面,也結束了中國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從此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
隋煬帝歷盡心血修建的“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接于一處。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秋萬代,對于中國來說遠比長城重要。大運河連接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連接了兩個文明。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世界第一運河,但其工程量之大也勞民傷財,在輝煌的同時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共禹論功不較多”沒錯的,事過幾百年,到了宋朝發大水時 這條萬里隋堤還救了千萬人家的性命。有誰敢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還有誰敢做如此大的手筆?大運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豐功偉業,這是不可辯駁的歷史事實;是后代造史者想詆毀所掩蓋不住的,它的存在就是鐵證,不容銷毀。
“君民建國,教學為先,移風易俗,必自茲始。”煬帝即位,復興教誘。恢復了被文帝廢除了的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教習生徒,具為課試之法,以盡砥礪之道。”奉命視察各州的專使除了其他任務外,還要發現有模范行為,文采出眾和學有專長的人,經考察,再把他們送往京師“煬帝即位,復開癢序,國子郡縣之學,盛于開皇之初,征辟儒生,遠近必至,使相與講論得失于東郡之下,納言定其差次,一以聞奏焉,于是舊儒多已凋亡,二劉拔萃出類,學通南北,博極今古,后生鉆仰,莫之能測。”
“求歸不得去,真成遭個春。烏擊爭勸酒,梅花笑殺人。”
煬帝于大業八年募集一百萬人的作戰部隊攻打高句麗,人數眾多,甚至比得上當時高句麗人口,高句麗全國亦撼動。全隋朝人都認為易如反掌。結果在遼東城和平壤城傷亡慘重,慘敗而歸。次年再度發兵圍攻遼東城,但國內楊玄感叛亂,煬帝不得不中途返回平亂。大業十年,第三次發兵進攻高句麗,高句麗王高元不敵,只有投降。煬帝便班師回朝。三次大規模戰爭耗盡國力,民間俱起造反,間接導致隋朝滅亡。
“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
那夜,月圓之夜,煬帝在亭邊,蒼茫的眼神坦然對著濛濛的月,淚與雨碎在這位亡國之君的臉上,是的,他親手毒死了自己曾日夜相伴的哥哥 ,為什么?他念道“生在帝王宮,處處不任己”。作為一位帝王,該有多少無奈,他的哥哥,親哥哥,他就愿與其隔棺相望嗎!
“逍遙有余興,悵望情不終。”
“暮隋朝風云,才知君,太多無奈!”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