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的清明祭
來源:作者:雪泥恒香時間:2012-04-24熱度:0次
清明,雨紛紛,爺爺的墳塋,原在嶺南,今搬至村東。這是第二次搬遷,我問父親,如此的折騰,爺爺會不會生氣。父親說,爺爺是最豁達又隨遇而安的人。于是,祭桌前,父親娓娓而談,爺爺的人生像雨絲一樣蔓延。
爺爺愛酒。一碟花生,一枚雞蛋,一壺老酒,月下獨酌,酒光人微醺,便滿臉開了菊花,嘟囔著生活的好好壞壞,祈盼著電燈電話的日子快點到來。
秋日風噪,至半夜,救火聲起,滿村人聲鼎沸。爺爺酒醒,拖衣踏鞋,提水桶隨眾村民前往。擔水,撲火,忙活半夜,到家已是天明,未及洗漱,便以縱火犯之名關押于斗室。全家人如塌了天,憤懣焦灼無所適從,皆不知禍從何來。
爺爺愛吃雞蛋,饑饉之年,卻能忍得口腹之欲,一個雞蛋做三日的酒肴。姑姑去給爺爺送飯,特意多煮兩枚雞蛋。平日里惜菜如金的爺爺,居然氣定神閑,將所送飯菜悉數塞入肚腹。審訊之人驚異,他認定爺爺做了虧心事,必定食難下咽,誰知竟然相反。審訊之時,被問及身犯重罪,飯菜如何下咽時。爺爺不卑不亢,誠摯坦白,心中無愧,不懼鬼神。鐵的指正,因爺爺的心中無愧有了縫隙。
縱火之事被徹查。詢及父親時,父親說了心內疑惑事。火起當夜,父親亦去救火,只是行至半路,即聞人言,火乃父親所縱。思慮再三,為避嫌,父親不曾去失火現場,轉而回了家,天明卻得知,縱火犯被指認成了爺爺。
徹查的結果,是被燒之家自己縱火,目的在于嫁禍父親。點火之時,其屋內財物已皆轉移。當年,父親在村委工作,因為人耿直,得罪于村內大家族被算計。只因父親不在火起現場,就轉而指證了爺爺。
司法之人問父親,需不需要嚴辦誣陷者,父親與爺爺合計后,選擇了寬宥。爺爺認為,退一步,與人改正的機會,或許能寬一分天地,趕盡殺絕,只會冤冤相報何時了,為人處事,給人留余地,也是給自己留余地。
父親說,也虧得當年胸懷開闊,才讓誣陷者心內有愧,未采取其他迫害的計劃,這么多年,相安無事。
爺爺去世至今,已二十六載,時光荏苒,彈指而過,改了舊貌,老了容顏。大約多年后,九泉下,與爺爺相逢,亦應不識。但是,幾年前的清明祭,父親故事里,那個老人處事的睿智和豁達,如同清明的雨一樣,潤了我的心田,在我的記憶里生根、發芽,成為我寬宥人生的源泉。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