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時候對我好
來源:作者:雪泥恒香時間:2012-04-20熱度:0次
傍晚回娘家,正趕上老兩口吃晚飯。方正的木桌上,一條不大不小的鯧魚,一盤青菜,還有一碟小咸菜。
母親做了菜粥,盛了兩碗,與父親兩個人,一人一碗,不多不少,恰到好處。看著兩只粥碗,母親很得意地笑了。她對父親說:“你夸夸我吧,看我多有技術啊,掐算得剛剛好,一人一碗,不多也不少。”父親橫了母親一眼,不說話。母親不依不饒:“要是俺娘在,就會說,看我閨女多巧啊,連做粥都算計得剛剛好,你快點夸夸我吧。”面對母親孩子氣般的執拗,父親忍不住了:“那你找你娘夸去吧!”母親神色有點黯然,低聲說:“俺娘不是不在了嗎?”父親心軟了,低頭小聲嘟囔了一句:“我不會說好聽的話,不會夸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吃魚的時候,母親看著父親,帶著點討好的語氣說:“我喜歡吃魚肉!”多年的夫妻,父親自是知道,母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于是,就拉長了音調回了一句:“我喜歡吃魚邊啊!”語氣里有幾分寵溺幾分無奈。母親會心地笑了,真的就把魚肉吃完了。沒了魚肉的鯧魚,擺在潔凈的白瓷盤里,整齊的魚骨襯著魚的邊緣,像一顆裸露的心。而父親就這么把幾乎沒肉的魚邊放在嘴里,細細品味,吐出干凈的魚骨,似乎吃的是滋味鮮美的魚肉。
這場景,讓我忽然想起《傳聞中的七公主》里那個老母親南達九,她經常唱一首歌,其中一句歌詞是“在的時候對我好”,這是整部電視劇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一直不是很明白,好是什么?好到多少才算是好呢?看著父母因為一頓飯的互動,忽然就福至心間。
母親是棵藤一樣的女人,她有很強的依賴感,心眼小,愛計較,是那種很嬌賴的人。外婆在的時候,她大多是依賴著外婆,即便病歪歪的外婆像棵并不強壯的弱樹。她隔三差五地回娘家去給外婆送吃的用的,樂此不疲地奔忙,卻也實實在在地感受著有母親的幸福。外婆去世至今,已有三年多,母親依然不能釋懷,每每不小心提起,總會不自覺地濕了眼眶,進而埋怨外婆連夢也不托一個來,然后脾氣就有點孩子氣似的任性和執拗,尤其是面對父親的時候。母親那么執拗地要求著父親對她好,依賴著父親的退讓,得寸進尺地享受著父親的包容,久而久之,夫妻倆人的相處模式就有點耐人尋味。
婚姻的相處模式,有時候,更多的是一種歲月磨合的默契,時間養成的習慣。母親依賴著父親,父親卻依賴著母親的依賴。母親在家的時候,父親很安定,母親不在家的時候,父親很難安穩地坐下來,他總會尋一個合適的理由出門去尋,然后,陪著母親慢慢走回家。我們都習慣了父親的這種依賴,對他的行為付之理解的一笑。
生命里,不是每個人都能成長為擋風遮雨的大樹,也有人窮其一生都只是一棵藤,不纏在這棵樹上,便會纏在那棵樹上。在的時候對我好,而我也會感念你的好,感謝你讓我依賴,也感動你依賴著我的依賴,這也許就是愛最簡單的表達方式。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