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本色一代高風
來源:作者:王國良時間:2012-04-17熱度:0次
我們湖北黃陂籍的革命家項英,早年畢業于武昌中華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的前身),后考入黃埔軍校,是黃埔學生中頗受校長蔣介石器重的人才。第一次國共合作時,項英同毛澤東一樣是國民黨的中央執委,月薪是120塊大洋,生活是很優裕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項英參加了共產黨,蔣介石認為項英是自毀前程,于是,蔣介石派他的外甥王震南親自帶上項英在黃埔軍校時英姿勃發的舊照片去勸降,蔣介石的意思是要用舊照片喚起項英心中的師生情,想要喚起項英跟隨自己走富貴之路的意愿。然而,叫蔣介石意料不到的是,蔣介石的愿望卻落空了,這叫蔣介石很惱火。項英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后,生活極端艱苦,極端儉樸,在組織內是出了名的清廉儉樸的楷模,大家一致稱贊項英的氣節。項英在《甘南自敘》中表示自己此生一定視王侯如糞土,視富貴如浮云,安貧樂道當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要務。項英還引用了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話來自礪其志,好友蕭楚女評價項英是“黨內甘地”、“現代的墨子”。項英儉樸的精神感動了黨內同仁,更感動著后人。
高文華,是被反動派殺害于南京雨花臺的黃埔高材生。高文華在黃埔是有名的人才,畢業后,國民黨極力拉攏他,許以高官厚祿,但是,早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心中早就把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作為唯一追求目標的高文華,拒絕敵人一個月6000大洋的工作,毅然走上了革命的征程,后來,高文華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屠刀,他毫不后悔,視死如歸。
朱杏南,是江陰的一位巨富,他在江陰不僅有自己豪華的住宅,而且經營著許多大錢莊、酒莊,富甲一方。然而,有著崇高的革命理想的朱杏南卻沒有安然地去過享樂的生活,而是積極參加地農會的領導工作,還自費組織了一支農民武裝,游擊殺敵。在南京雨花臺,敵人殺害他之前,問他可惜不可惜,后悔不后悔?他堅決地回答:不可惜,不后悔!
革命烈士文紹珍,被反動派殺害于雨花臺,臨刑前,敵人叫他在悔過書上簽字,勸他只要簽了字就可以做軍政部參議。文紹珍面對槍口,凜然一笑,說:“我矢志一心為民,貧賤不移,動手吧!”,敵人于是殘忍地將其殺害。
中國共產黨人金佛莊,亦是黃埔高材生,被捕后,敵人許他高官厚祿,叫他做綏靖公署的主任,勸其投降,他說:“人為富貴而移志,那這個人是不能算做人的!”,寧死不移志,最后亦是安然赴死。
《雨花祭》和《紅旗頌》的作曲者是呂其明,他的父親叫呂惠生,家境富裕,當年,他的家人對佃戶不義,呂惠生得知后,嚴厲地懲罰了家人,還自建了一座亭來銘記不能欺侮貧苦百姓的教訓,他將此亭叫作《洗心亭》,立志不欺壓勞苦人。他全家舉全家之資參加革命,時人評價他是“心清如水”的人,他在自敘中寫道:“我之全家已倚身于革命,革命敗則全家死。”呂惠生極其勤儉,他要求自己:“勤能補拙,儉可養德”一生不改其志。
我們知道方志敏,是因為他的《清貧》,讀過之后,誰人不心生感動?
讀過革命烈士先輩的史績后,我有一個發現:我們的革命先烈先輩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品質,那就是對革命堅貞不二,不謀私利,安貧樂道,無論出身富賤,都視富貴如糞土,視金錢名利如浮云,然而,他們為了心中的理想,為了勞苦大眾的利益卻甘于奉獻,粉身碎骨,至死不渝。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周恩來出身于富貴之家卻投身于艱苦卓絕的革命生涯,甘冒風險,甘于清貧,終生無悔,特別叫人感動的是,作為一國的總理,卻為了革命,一生不育子女,而絕無他念。
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立下宏志: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糞土當年萬戶侯。主席一家為了中國革命,而獻出了六位親人的寶貴生命,最令人感動的是,建國后,本該安享革命成果的主席,卻親自將自己的兒子毛岸英送上朝鮮戰場,去接受血與火的洗禮,在天下人都在享受著新中國成立的幸福時光時,為我們開創了幸福生活的毛主席卻在再次承受著痛失愛子的心靈磨難!
朱德總司令,不做舊軍閥的高官,不享榮華富貴,毅然投身革命,一生克勤克儉,一條破毛毯伴隨終生。
在中國革命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信念堅貞,甘于貧困,不畏艱險,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而獻出了寶貴生命的先烈就有2100萬人。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不勝枚舉。
掩卷沉思,我們的革命先輩先烈們,他們不愧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楷模,他們無愧于共產黨人的神圣稱號!他們的身上閃耀著真正的“布爾什維克”的光輝!正是有了他們的無私奉獻,方才有了我們幸福的今天!
我不僅要憤怒地發問:中國的“許三多”們,你們究竟有何資格,有何面目,去徇私枉法,去毀譽先輩們拿血肉之軀換來的基業?你們究竟有何德何能,能夠躺在先烈先輩們的功勞簿上,蠅營狗茍,大興私欲?你們把入黨誓詞忘了嗎?你們在對著部下、百姓高談闊論時,心中閃沒閃過一絲愧悔?
在黨的九十周年紀念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黨內要防止四種危險,這種警告,實在是太有必要了!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