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手之勞的恩情
來源:作者:雪泥恒香時間:2012-04-14熱度:0次
人生總有些事情,對某人來說是舉手之勞,對某人之外的來說,卻是一生無法報答的恩情。
父親與堂哥去鄰縣買材料,中午的時候,在路邊的一家小店吃飯。等四個小菜端上來,他們吃起來的時候,發現有個女人,對著他們打量,看樣子像是店里的人。父親對堂哥說,這個人老看我們干什么,是不是有事情啊。
一會兒,女人走了,來了個男人,同樣地對著他們打量著。父親用詢問的眼神看他。于是,男人過來了。他問父親,是什么地方的人。等父親回答以后,他又問,父親住的那個縣城的東面有家飯店,父親知道嗎。父親說,二十多年前,自己曾經在城東經營過飯店。
男人忽然就滿含感激地問父親,還認識不認識他。說是父親在二十多年前曾經幫過他。二十多年,人世滄桑,熟悉的人都會變得陌生,更何況是本來就不熟悉的人。面對父親的疑惑,男人激動地說,二十多年前,他們夫妻去父親住的那個縣城買賣,同村的人捎信來,說他們的老父親病重,要他們趕回去見一面。那時候,交通不發達,出遠門需要搭便車,趕上天黑,他們夫妻在父親管理的飯店吃完飯后,沒找到要搭的順路車,急得不行。
那個年代,雖然貧困,但是,人人都是熱心腸,見不得別人有難處。父親了解了情況后,就催促一位拉煤的司機趁黑上路,本來那個司機是打算住下來,第二天早上再走的。父親說什么也不允許人家住宿,把他趕上路,并告訴司機,幫他捎兩個人,還告訴司機,回來再到他管理的飯店吃飯,父親請客。
因為父親的仗義,這夫妻倆趕到家的時候,正好趕上老人咽氣,算是見了最后一面。于是,多年來,一直心存感激,雖然沒有再去感謝,但是,卻記住了父親的容貌。如果不是有一份很深刻的感激,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洗禮,父親從三十多歲的壯年,成了六十多的老人,人也發福,與從前相差已太多,他們怎么會認出父親就是當年幫助他們的人呢。結賬的時候,男人說什么也不要,女人也出來表示感謝,這頓飯,算是兩夫妻對父親的報答。
但是,對于父親來說,那樣的幫助,在他的一生中,只能算是舉手之勞。我常常對父親笑言,前世,父親一定欠下了很多人的債,所以,今世,才會無私地幫助向他尋求幫助的人,不求回報。
星期天,回娘家,有個男人一定要在我們家跟父親單獨喝一杯,說是跟父親有二十九的交情。還說,他曾經向父親借五元錢,但是父親給了十元。他一直沒還,他問父親還記得嗎,父親說不記得了。他說因為怕父親要他還錢,所以一直躲著父親。父親一生送出去的錢物,何止是這十元錢呢。
能給予別人幫助,是父親最大的快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蘊,父親未必懂,他助人只是憑著本能,這個本能就是“與人為善。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