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會員原創/散文

又到清明憶香時

來源:作者:那山那石時間:2012-04-13熱度:0

    清明節又到了,看到墳頭上焚燒的祭“香”和一根根細竹條上飄著的白色紙錢,總讓我想到“香”的來歷和過去,心中總有一種和“香”糾纏不清的瓜葛故事。
    “香”是農村祭祀用的一種特殊物品。在農村,過節焚香燒紙點辣敬奉祖先神靈是特有習俗和規定的必備程序。
    大山上小米柴碾碎的葉子,焚燒未燼搗成粉末的樹枝碳頭,加上一種糯米野草葉的碎末,在山泉水的粘合下層層粘在一根根一尺多長的竹簽上,曬干后便成了粉黃色的“香”。
    點燃后的“香”,一絲絲青煙中透出陣陣芳“香”味。
農村制”香”的過程要花費太多時間和勞動力,但是農民們的勞動力很廉價,基本忽略不計,一切都只為那一點“香”錢。
    點燃一炷“香”的背后,要經過在山上焚燒柴禾,然后取回家中舂搗碾磨后曬干,小米柴葉和糯米禾葉采集碾成粉末曬干脫水,然后才經過水和竹簽的混合攪拌制成了”香”成品。
    除了勞力之外,主要工具是農村那杠桿式的舂碓。像火車聲哐當哐當的舂碓聲,演繹了多少農村制“香”過程的辛酸苦辣。
    老屋對面大山上有個逝去多年的“香”婆婆,制作“香”是她的專利。自打懂事起,“香“婆婆就經常在隔壁的堂兄弟家制“香”,農村人管叫提“香”。因為竹簽和碳頭粉末及糯葉混合的過程要揚起竹簽不停地攪拌,提起來放下去不斷滾動不斷層層粘合,很需要手工技巧的。
    首先將一把竹簽蘸了清水之后,放進黑色碳末灰中攪拌,待竹簽均勻沾上一層均勻的碳粉后,再蘸水繼續放進糯葉粉末中繼續揚起攪拌。認為達到基本的厚度后,最后放在兩根竹竿上晾曬,一炷”香”從開始到成品,最少要一個星期。
    農村手藝人的知識產權,除了藥材方面的偏方以外,基本上都是共享的,只要是行家里手,培訓徒弟是免費的,最多不過主人傾其所有做好的農家飯,包教包會的內容包括編竹籮,織竹席、制簸箕、箍木桶等等。
于是奶奶會制“香”,母親會制“香”,燒柴禾取碳頭的事情交給父親完成。而我卻只能守著用血汗換來的一毛毛售賣“香”的零錢,完成了學業。
    制“香”的當天,要選擇艷陽高照的日子,如果遇上萬里無云的天氣會更好,因為晾曬節約了不少時間成本。由于氣溫高,碳末和糯葉末橫飛,奶奶、母親的臉上脖子上沾滿了“香”灰,成了特種兵的花臉。寨子四鄰無償的參照培訓,給我一個時代的烙印,就是家家都會制“香”。
    趕場天,家里能拿到集市上換零錢的當數“香”了。一背簍的“香”,如果市場好運氣好很快行銷脫手,便可以攢下五、六元到十幾元錢,但是運氣不會像想象的那么好。
    賣“香”盛行的時候,樓下的保安家住在鄉場的鬧市區,正趕上賣“香”區域集中在他家門口。人流多時,那個依稀記得的狹長巷道摩肩接踵,被擠得水泄不通。于是保安的機會來了,父母親們卷縮著占據不到一個平方米的地方,要收取不開票的五毛錢到一元錢衛生費,叫地盤費也行。后來集市改了地方,保安同志再也沒有這份油水了,生活換了另外一個天地。
    制“香”的人漸漸多了,市場也有競爭力。于是母親和父親又延伸地盤,將“香”背到幾十里地的外鄉售賣。已經讀初中的我,遇上寒暑假或雙休日,總得和父母親一道,起早貪黑地背“香”到外鄉趕集,為了攢下那點微薄的“香”錢,永遠不知疲憊。
    告別煤油燈時代,農村有了電燈的光明,電視讓人們知道了很多東西,于是這個“香”火的產業,便日漸衰退,逐漸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老水碾,老磨坊,老碓窩成了古董擺設,讓人們在引入眼簾中記憶著原生歷史,追憶著塵封的往事。
    在農村,如果哪家老人過世,就要燒很多“香”。于是便產生了一個為期幾天的職業工種,叫做“香廚司”。香廚司就專管在靈堂四周及安放靈柩那家的燒“香”工作,不得讓“香”燃盡,快要燃盡時就要點了插上繼續燃燒,要選很能熬夜之人,是件很辛苦的免費差事。做道場的先生會將過世這家親戚幫忙的任務分工寫在榜上,相當明確。
    如今三月上墳,清明上“香”,“香”兒味變了很多。滿街都是機制品,再難見到農村的手工土特產品了。而且上“香”的名堂越來越多,除了“香”紙和蠟燭以外,仿制的人民幣、“香”車美女模特紙、麻將桌、奔馳車、豪宅屋,應有盡有,只要亡靈生前沒有享受過的,都在市場上買得到,統統買了送去,讓逝去的亡魂在陰間瀟灑享受一回。
古今關于“香”的故事,總關聯到萬家燈火。農村的神龕稱之為 “香”火,就是堂屋中間供奉祖宗神靈的位置。    
    農村男孩,最能傳承“香”火,祖姓延續,代代相傳。因為姑娘都要出嫁,養老的問題都由男孩來承擔。如今時代變了,有了國家的扶持政策,農村“香”火的薪盡火傳概念顯得沒那么重要,孝敬老人才是第一。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指的是做事沒有準備的人,抓急了一切神馬都是浮云,搞得一團糟,無用。“燒高香”的本意是向神佛虔誠燒香,比喻真誠地向人致謝。但是如今很多卻演繹為一個人想要達到一個目的而走捷徑,向能幫助自己辦事的對象敬奉,以期獲得相應的回報。
    “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表達了孝子對祖宗的敬奉;“燭搖紅彩儀金鳳,香吐青煙舞玉龍”,是對家族興旺發達,兒孫有為的希望;“日暮漢官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表達了王侯貴戚的奢華。
    “香”火的鼎盛和家道的衰落,總在“香”火的故事中輪回更替。
    由于時代的變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伴隨著森林防火的意識,集鎮以上的很多墳山出現了鮮花,農村亡故多年的亡魂在天之靈也進了“城”,享受送鮮花的“待遇”,墳頭上不再“香”煙繚繞,炮花紛飛。
    “香”和各種節日的緊密鏈接,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在延續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精产品自偷自偷综合下载|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91福利视频网站| 欧美精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黄| 伊人五月天婷婷| 99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爱情论坛免费在线看|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视频| 国产高清免费在线|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91精品欧美产品免费观看|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国产麻豆入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69pao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久小说| 草久在线观看视频| 性欧美16sex性高清播放| 免费看男女下面日出水来|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 美女尿口免费影视app| 成品煮伊在2021一二三久|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gogogo高清在线播放| 欧美金发大战黑人wideo| 强挺进小y头的小花苞漫画| 免费在线成人网| 720lu国产刺激在线观看| 欧洲mv日韩mv国产mv|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猛男强攻变骚受|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