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淚水中長大
來源:作者:南國伊豆時間:2012-03-18熱度:0次
楊柳的新綠,搖曳著初春的晚風。舉步江堤,重拾古人“楊柳岸,曉風殘月”的絲絲惆悵。
東風暗換年華,想浮生何其苦短:“舊游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在那些清澈、亙古、凜冽的日子里,走在遠古文字的脈絡里,能找到的也只有一份心靈的共鳴與感傷,體會理不完的濃濃愁緒,剪不斷的綿綿情意。讓眼和心獲得片刻的鎮靜與撫摸。
憂傷的文字張開美麗的雙翅在心頭掠過,感動著文字的感動,柔弱的眸子貯滿了感激的淚光。在寒冷的冬日背面終于驚喜地發現,蜷縮的靈魂合著春的節拍已然漸漸復蘇,原來,喧囂的紅塵未曾將我詩意的夢境折斷!
輕風徐徐,月色滿橋。在這料峭的新寒里,心變得異常的柔軟,風兒托著我的靈魂在盈盈波光里輕漾,水波輕扣初生的柳影,一如母親輕喚小兒的乳名。
側耳細聽,舒曼的《夢幻曲》在晚風里浮蕩,牽引我的腳步,輕盈地飄進了路邊的琴行。室內寂靜無聲,四壁的琴們仿佛也在凝神諦聽,小提琴與鋼琴的美妙合奏如水般蔓延......
兩位琴師一見我,微笑著向我輕輕頜首,我歉意地一笑,為自己這次貿然的尋訪。《天鵝》、《小夜曲》、《梁祝》,音樂一支接一支在夜色里流淌,如一條安靜的小溪,漸漸漫過我的心窗,我的眼里不禁涌起點點淚花。
音樂是天使的聲音!我們可以抵抗冷漠和丑陋,卻無法抗拒真情的流露與優美雅致。在淡淡的日子里感動著音樂的感動,讓心靈在這種纖細里變得無邊柔軟,最終抵達美麗!
流淚不只因為傷悲!
生為女子,哭,似乎成為一種專利。而原本脆弱的我興許淚腺比常人更為發達一些。開心了哭,傷心了哭,委屈了哭,感動了,還是哭。哭,好似江南的雨滴,總是在我生命成長的季節里,滴滴答答......
記得小時候,我特別的愛哭。許是我是父母的小女兒,自然是家里最受寵的那一個。哭,也成了我的武器,因此,我總能比姐姐多一件漂亮的連衣裙,或者一只美麗的小書包。母親是上海知青,生活在鄉下,外婆總覺得虧欠太多,也時常變著法子補償我們。那時候,家家的日子都是一樣的顏色,我們家因為時常有上海的包裹寄來,吃的穿的用的大都是外婆自己省吃儉用買了寄來,清貧的日子稍稍寬裕一些。每當放了寒暑假,外婆就會將我接去上海,自然地,又被阿姨們嬌慣得像個小公主。反正只要我一天不哭,家里就算是晴天了。
我六歲上的學,年紀是班里最小的,因此總能享受特權。同學們大都也會讓著我,我的班主任老師是個和藹可親的女老師,特別的喜歡我,一下了課,她總把我捧在膝上,笑著,用她軟軟的白白的手為我剝栗子或者小核桃吃。有時候,幾個調皮的小男生惹哭了我,老師便會俯下身抱起我,用她潔白的手絹為我擦淚,給我糖吃哄我開心。直到現在,我還能憶起老師那塊手絹特有的香味以及她那輕輕柔柔的笑意......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人生,走過無憂無慮的童年,走過青澀的少年,然后笨拙地走向成熟……正如林語堂先生說的,人生有童年,青年和老年,就像一天中有清晨。中午和晚上。更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交替。
誰說長大了沒有童話?如今,那個愛哭的小女孩已隨歲月遠去,而深深的紅塵還未曾催老我的詩意,我依然可以為一朵花開欣喜若狂,也可以為它的凋謝心傷不已,就這樣,在自己的世界里歡喜著,憂傷著........
女人,在淚水中長大!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