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
來源:作者:任渭民時間:2012-03-05熱度:0次
黃河
任民
親愛的朋友你可知道,天下黃河有幾十幾道灣嗎?
幾十幾道灣里幾十幾只船?
幾十幾只船上幾十幾只櫓?
幾十幾個艄公把船來扳?
喲嗬嗬,扳那扳,
喲嗬嗬,扳那扳,
黃河是馬船是鞍,
風(fēng)里浪里到今天……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
九十九道灣里九十九只船,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把櫓,
九十九個艄公把船來扳。
喲嗬嗬,扳那扳,
喲嗬嗬,扳那扳,
黃河是馬船是鞍,
風(fēng)里浪里到明天……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此話不假。黃河在托克托向南一轉(zhuǎn),就是以個大灣。從府谷縣的麻鎮(zhèn)地區(qū)開始,黃河的腳步就踏上了陜西的地畔。古詩說得好:“北來貫穿華彝地,南去分開秦晉隈。”所謂秦晉隈,就是晉陜峽谷。
在晉陜峽谷的北段,有一條濁流翻卷著層層泥浪,挾帶著大量泥沙注入黃河,給本來就渾濁的黃河更平添了幾分黃意。它,就是無定河。
無定河發(fā)源于靖邊縣白于山麓。據(jù)《明一統(tǒng)志》記載,無定河也就是古圁水,以潰沙急流,淺深不定而得名。它從沙漠里啟程,繞過內(nèi)蒙古一角,流進黃土高原。它弧線形的流程,千回百折,周旋于沙原和黃土大溝里,迂曲于急流跌宕的歷史里。它不知道溶匯了多少悲愴與歡欣而流入黃河,流到今天的陽光下!毛須根一樣的支溪涓流,滋養(yǎng)了它健壯的肌體,使它成為北方諸河中一條最有個性的河,一條粗野無羈的河。
無定河全長四百九十多公里,它先后接納了從沙漠中靜靜流來的蘆河、榆溪河,接納了水汁如脂的米脂水和土原上流來的大理河、小理河,從而變得豐富而充實,寬闊而廣博。
縱觀幾千年的歷史,我們可以看見無定河屢被戰(zhàn)火燃燒過的斑斑傷痕。無定河畔,正是聞名的古戰(zhàn)場,是彌漫過硝煙的軍事畫廊。
秦朝大將蒙恬曾率領(lǐng)三十萬大軍駐守?zé)o定河川,并在這里修筑長城,戍守數(shù)年。出生于華縣的唐代名將郭子儀,曾在此任朔方節(jié)度使。安史之亂時,他從無定河畔發(fā)兵河北,擊敗史思明,不久又收復(fù)長安、洛陽,為鞏固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宋朝將軍種諤曾在這里率兵與西夏作戰(zhàn),攻克米脂,立下赫赫戰(zhàn)功。蘇軾曾為此作有《聞種諤米脂大捷》詩:
聞?wù)f將軍取乞銀,
將軍旗鼓捷如神;
應(yīng)知無定河邊柳,
得共江南雪絮春。
宋代名將狄青在這里屯墾馳騁的故事和婦孺皆知的楊家將在這一代浴血奮戰(zhàn)、舍家衛(wèi)國的壯舉,更是家喻戶曉,被人們久久傳頌。
啊,無定河,古情悠悠的河,蒙受過無數(shù)次劫難的河。在你身邊,曾上演過多少歷史的壯劇,誕生過多少血與火的史詩!你就像一條錄音磁帶,記錄著昔日的凱歌,從你喧騰的激浪中,我們聽到了歷史的回聲:
滔滔河水流千載,
水中疑有征魂在;
吊古人來涕淚多,
灑入波濤直入海。
無定河像一棵參天大樹,將根須深深地扎進長城內(nèi)外的沙漠里,草原上和黃土中,把枝梢遠遠的伸向陜北高原的荒野沙丘、湖灘盆地、千溝萬壑。那些城垣古剎,村落驛站,則好像這棵大樹上的葉片和果實——在無定河的東北岸,距靖邊縣城約八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古城堡遺址,被丟棄在茫茫沙漠之中。這便是東晉時期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的都城——統(tǒng)萬城遺址。因為城墻全部用白土筑成,所以當(dāng)?shù)厝擞职阉凶觥鞍壮亲印薄?br> 赫連勃勃稱王不久,就征調(diào)嶺北夷夏十萬余人于朔方以北、黑水之南營建都城,“統(tǒng)萬城”這個名字還是赫連勃勃自己起的。他曾說:“朕方統(tǒng)一天下,君臨萬邦,可以統(tǒng)萬為名。”有一塊碑石對統(tǒng)萬城作了這樣的記述:雖日月東升西落,而城中無晝夜之分;雖冬夏交替于外,而宮內(nèi)無寒暑之別。由此便可見當(dāng)時統(tǒng)萬城的豪華奢侈,而勞動人民卻為此流了多少血和汗!
在榆林城北的長城線上,數(shù)座烽火墩之間,矗立著一座四方四正的建筑,名叫鎮(zhèn)北臺。它是古朔方戰(zhàn)場的前哨,是軍事上的制高點。在廣闊的臺基之上,有三層磚臺,中間向南開一小門,可繞臺而上,登臨臺頂遠眺,你會有一種超然物外,心曠神怡之感。但見北邊萬千沙丘,海潮一般向天邊鋪排而去,一水遠從漠野里來,橫過古臺下,直入榆林城。不見狼煙,不見雁行,不聞鼙鼓聲,你又如何尋得秋風(fēng)中的金戈鐵馬?久久徘徊于古臺之側(cè)的邊墻上,使人想起唐代詩人的名句:
無定河邊角笛聲,
赫連臺畔旅人情;
函關(guān)歸路千余里,
一夕秋風(fēng)白發(fā)生。
為什么高原這般寬闊?祖先的駿馬曾從這里馳過。你可曾看見,那噠噠追趕太陽的蹄窩……
為什么高原這般深厚?壯士的身軀曾在這里倒落,你可曾聽見,那風(fēng)沙嗚咽著一支追念的歌。
為什么高原這般悠久?每一個山卯都有過一個城堡。你可曾讀懂,那斑駁的殘壁鐫刻著的傳說。
啊,高原,人們仿佛第一次認識你,拜伏你的質(zhì)樸剛毅,感受到你雄渾的氣質(zhì),藉此,甚至想否認你千年的荒涼、貧瘠。
這藍藍碧天,燦燦陽光,浩浩高風(fēng),使你的兒女們秉賦了一身豪氣,這深厚的黃土層給了子孫們回味不盡的詩意。緊貼在你博大的胸懷,人們聽到了你昂揚的心律,滾滾奔騰的無定河,高唱著你的壯心不已……
無定河流域,是毛烏素沙漠的南緣,這里歷來是個比較貧窮的地區(qū)。過去,這一帶的人民一直過著“喝菜湯,溜精炕,賣兒賣女走四方”的悲慘生活。這里之所以貧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風(fēng)沙的侵襲和威脅。長期以來。漫漫沙塵隨著西伯利亞的寒風(fēng),不斷南侵。從府谷向南,掠過神木、橫山、靖邊和定邊,像漫天而來的散兵游勇一樣,對榆林城形成一個包圍圈。綿綿古長城抵擋不住它,屏障對峙的紅石峽也擋不住它,毛烏素沙漠像長頸鹿一樣,脖子已伸向榆林的城墻了。“眼見風(fēng)來沙旋移,終年不省草生時”。據(jù)史料記載,臨解放時,整個榆林地區(qū)幾乎被沙塵埋掉了一半。
解放后,作為對黃河綜合治理的一部分,塞上人民開始向沙漠宣戰(zhàn)了。他們在沙漠上開渠,在沙漠上種樹。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他們不間斷的動用飛機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飛播,讓一些旱生的沙柳、沙打旺、花棒等這些具有頑強的綠色生命在沙丘上扎根,終于勒住了毛烏素這匹野馬的韁繩。一道道綠色的萬里長城,使兇猛的毛烏素沙漠望而卻步了。
然而,人們也沒有忘記無定河的危害。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可算是黃河母親身上一節(jié)災(zāi)難深重的盲腸。肥沃的土層被它沖走了,千溝萬壑掛著條條淚痕,哀傷地望著無定河帶走了它們身上的泥土。說來也怪,無定河的流向非常有趣:從河源到河口,其流向有三變,先東北,后轉(zhuǎn)東,再向東南,宛如一條小型的黃河一般,它不僅形似黃河,而且神似黃河,湍急的流水平均每年攜帶兩億多噸泥沙注入黃河,占黃河年輸沙量的八分之一還要多。無定河的名字總是跟水土流失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并沒有使這里的人民屈服,反而磨礪了他們堅毅的性格。當(dāng)?shù)氐膹V大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下,加強了對無定河流域的治理,一面面水土保持的旗幟在黃土高原上空飄起,他們興修水利,修筑梯田,打壩埝,植樹種草,合理利用土地,使原來光禿禿的山坡溝峁披上了青翠的綠衣,闖王李自成的故鄉(xiāng)米脂縣曾經(jīng)是這一帶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但是現(xiàn)在我們舉目四望,漫山遍野綠草如茵,林木蔥籠,梯田層層,山溝里的林木枝頭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黃燦燦的柿子,紅艷艷的大棗染紅了四面的山坡。高西溝的兩個水庫,猶似兩面巨大的明鏡,電力抽灌引水上山,澆灌著山梁上的萬頃良田。拱形石橋下,潺潺流水,清澈見底,群魚快速的游動著,追逐嬉戲,煞是喜人。
改革開放的春風(fēng)吹遍了無定河畔,整個榆林地區(qū)的面貌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無定河的泥沙在逐年減少,無定河畔的農(nóng)村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呈現(xiàn)出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昔日的痛苦與今日的甘甜,融合著歷史的沉思,在無定河畔不斷地翻騰、升華。
啊,無定河,塞上的河,溫厚的河,你是黃土高原上的血管,兼有父性和母性的雙重之愛。你于無定中尋求著平衡的支點,你又從滯固中煥發(fā)出盎然生機!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