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
來源:作者:任渭民時間:2012-02-09熱度:0次
黃 河
任民
當(dāng)我們順著黃河的足跡來到了赤裸的黃土高原上,面對著渾濁的黃河水,首先想到了荒蕪和凋敝。我們左手牽山,右手?jǐn)y水,沿著晉陜峽谷南行,便可見黃沙裹挾的荒山禿嶺,傷痕累累般的溝壑。它帶給我們的只有荒涼和寂寞。滔滔黃河水挾卷著沉重的泥沙,奮力彈奏著一曲凝重了很久很久的歌。在漫長的歷史進(jìn)程中,由于愚昧,亂砍濫伐,盲目開墾,致使森林逐漸消失,植被日益減少,造成了大面積的水土流失,把黃土高原切割得支離破碎,溝壑縱橫。巨量的泥沙匯入黃河,使它成為一條舉世聞名的“泥河”,日益危害著中下游人民的生活。啊,黃河,古老的黃河,千載萬年,日日夜夜,同樣背負(fù)著沉甸甸的富饒和貧窮、繁榮與衰??;同樣也有著剛毅和懦弱、自豪和恥辱;同時書寫著昂揚(yáng)閃光和悲壯蒼涼的歷史。
駐足于這荒涼的土地,掬一捧橙黃色的泥土,抬頭問蒼天,腳下的荒原——這可是我們的祖先昔日的棲息之地?遠(yuǎn)處傳來黃河陣陣的濤聲,時而綿長深沉,時而明晰親近,仿佛一位歷史的哲人在回答:不,這里曾是綠色的世界!是野蠻的刀鋸、無情的烈火,使這里變得如此貧瘠……。
黃河的濤聲讓人們拾起一個久遠(yuǎn)的夢,綠色的夢。夢中一行行綠樹縈繞著清新的旋律,一片片綠草織成了優(yōu)美的詩章。
啊,大地遼闊,森林茂密,多么神奇的大自然,多么濃郁的碧綠。靜悄悄,森林里只有樹和大地在輕輕耳語。森林說:我是高高的白楊和松柏,是大地母親綠色的女兒。因為有大地母親的厚愛,我的生命里充滿了活力和生機(jī)。大地說:我是褐色的泥土和沙礫,是每一棵樹堅實的根基。自從有這些綠色的衛(wèi)士,我的夢變得安寧而甜蜜!
森林和大地唱道:
我在你的懷抱里,
你在我的生命里。
大自然把我們?nèi)跒橐惑w,
我們從此永不分離。
森林說:風(fēng)兒送來清新的呼吸,雨兒送來晶亮的露滴。我用綠色的手掌捧起,獻(xiàn)給你,我的母親大地。
大地說:你的根須給我凝聚力量,你的枝葉為我遮擋風(fēng)雨。我把血脈變成你的濃蔭,我把濕潤化為綠色的云霓。
森林和大地又唱道:
我在你的愛撫里,
你在我的深情里。
生命把我們連在一起,
我們從此永不分離。
森林和大地告訴人們:感謝大自然和人類,給了我們生存的權(quán)利。我們要想人們大聲呼吁——為世界貶值一個濃郁的畫意!有了我們世界才永存,青春高舉綠色的大旗;我們和人類永遠(yuǎn)同在,生活才會有綠色的旋律!我們在人類的創(chuàng)造里,人類在我們的希望里。大自然把我們緊密相連,世界的明天無比絢麗。
據(jù)考證,早在二百萬年以前,黃土高原上有著大片的森林、莽原和湖泊。原野上芳草萋萋,綠樹成蔭,繁華似錦。滿眼翠色欲流,處處芳香襲人。一群群野馬奔馳呼嘯,激起碧草綠海深處陣陣的波濤。還有成群的黃河古象,悠然漫步的羚羊……。史書上記載:穿過山西境內(nèi),黃河岸邊就有一條長一千多公里,寬一百多公里的大型天然林帶,宛如一道碧茵茵的綢緞,輕盈盈的紗,柔緩地纏繞在黃河腰際。遠(yuǎn)處山上嵐碧松青,蒼翠欲滴。斯時斯景,被古人稱為:“樹木參差,干霄蔽日”、“草木蔥蔚,宛然如錦”。說它既有北方的雄渾浩瀚之氣勢,又有江南清新秀雅之情調(diào)??墒乾F(xiàn)在,唉,黃河?xùn)|流,月色依舊,而那秀色早已無影無蹤了。
在黃河岸邊鎮(zhèn)守了許多個風(fēng)雨春秋的忠勇衛(wèi)士,一直默默地注視著黃河,傾聽黃河演奏著力的旋律,奮斗者的交響樂。然而,它聽得更多的卻是用鮮血凝結(jié)的悲愴樂章。黃河把中游流失的大量泥沙帶到了下游,在河道中沉淀堆積,使河床不斷增高,成為地上“懸河”。兩千多年以來,黃河下游因洪水決口泛濫達(dá)到了一千五百多次。據(jù)測算,黃河每年向下游和大海輸送的泥沙達(dá)到了十六億噸之多,僅晉陜峽谷就有十億噸泥沙被輸入黃河。假如把這些泥沙堆積成高寬各一米的沙堤,足可以繞赤道二十七圈。嚴(yán)重的水土流失,使得每平方公里一年損失三、四千噸土壤,相當(dāng)于刮去十幾毫米厚的表土,其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假如每年損失三千多萬噸養(yǎng)料的話,那就相當(dāng)于一百座現(xiàn)代化肥廠全年的產(chǎn)量。而在水土流失嚴(yán)重的山西境內(nèi),每年向黃河輸入的泥沙要占到其總量的百分之六十四,等于沖走了六百六十多萬噸化肥。
盡管黃河帶著遍體傷痕,可它始終昂著不屈的頭顱。她的兒女們正在不懈的奮斗,開發(fā)黃河,建設(shè)黃河,改造著衰敗與貧窮。人們?yōu)榱烁淖儠x陜峽谷的面貌,黃河岸邊出現(xiàn)了許多植樹造林的群眾。他們修筑水庫,種樹種草,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如今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河曲縣曲峪村,早已是“遠(yuǎn)山高山森林山,近山低山花果山”的盛景。這里的鄉(xiāng)親們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和實踐,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辦法。實行“退耕還林、封山種草、禁止濫砍亂伐、實行小流域治理等措施,逐步改善了荒山的面貌。
啊,黃河,民族的母親!森林,黃河的生命!假如此刻能漫步在黃河岸邊的茫茫林海,那該多么愜意。送綠林入迷蒙遠(yuǎn)天,數(shù)群鳥翔集于近水,令人心醉神迷,不知何時扯來一片煙云,遠(yuǎn)山與林木便籠罩在這輕煙之中,宛若一幅潑墨寫意的山水畫,別有一番空靈、飄渺和迷離。側(cè)耳傾聽黃河的濤聲,顯得深沉、凝重,而又神秘。呵,黃河正為找回那失去的夢幻而歡欣,濤聲里輕漾出對明天的希翼。聽,綠林中飄逸出一首小詩,濕漉漉,綠濛濛,撩人情思。呵,這是黃河與大地深情的吟誦,輕輕的呼喚……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