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花開藥王谷
來源:作者:李道華時間:2012-02-10熱度:0次
2002年3月下旬,兩個地質(zhì)隊員來到林峰山(茶坪山支脈)下的村莊采買東西,村民告訴他們,這幾天在林峰山的一處山谷中,“大花樹”正在開花,漫山遍野很是漂亮。 于是,二人來到這奇特的山谷,由此揭開了山谷的神秘面紗……
這個山谷,坐落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桂溪鄉(xiāng)的林峰山中,隱藏了千年,外人卻混然不知。而且,山谷有一個帶著濃厚武俠色彩的名字叫“藥王谷”。谷內(nèi)長滿各種珍貴的野生中藥材,尤以辛夷花為代表。每年的3—4月份,滿山遍野開滿粉紅色的辛夷花,格外美麗壯觀。
同學(xué)講起這個美麗的傳說,使我心旌蕩漾,激動不已。于是“藥王谷、辛夷花”就一直縈繞在我心里揮之不去。
去年4月的一天,我們終于來到了心中非常向往的藥王谷。
從綿陽市車行60 公里,一小時后便進入北川縣的桂溪鄉(xiāng)。一路上海拔不斷升高,到達林峰村時,我們已經(jīng)處于海拔1400多米的藥王山上了,山中谷地即為藥王谷。
藥王谷現(xiàn)為我國第一個以中醫(yī)養(yǎng)生為主體的山地旅游度假區(qū)。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按照國家4A旅游景區(qū)標準新建而成。藥王谷景區(qū)不大,約10平方公里。但山谷中卻生長著260多種珍貴藥材,如天麻、靈芝、辛夷、杜仲、厚樸、貝母、茱萸等,種類繁多、分布集中。整個藥王谷就像是人工開辟的藥圃。它究竟是自然天成還是人力造化呢?這就是籠罩在藥王谷里的最大謎團。相傳中華醫(yī)藥始祖岐伯和藥王孫思邈都曾長住此山采藥治病,山上居民一直以來都供奉著藥王菩薩,藥王谷因此得名。名稱古老相傳,起源何時已無人知曉。問羌寨居民是什么時候遷到藥王谷時,即使寨中最年長的老人也說不清楚,只言“很早很早以前”……
在山頂?shù)男烈幕ù缶频攴畔滦欣睿移炔患按叵蚓频晖庾呷ァN爛的陽光正好灑在酒店廣場上的兩棵辛夷花樹上,大大小小的花朵在太陽照射下顯得嬌媚動人,讓我們這些頭一次見到辛夷花的游客感到格外興奮。
在藥王谷辛夷林被外界知曉之前,中國最著名的辛夷樹生長區(qū)在河南的南陽。南陽辛夷,植株大小和分布面積都不及藥王谷,但在植物分類里它們卻同屬木蘭科。和我們熟悉的玉蘭是同一種植物,白色花的叫“玉蘭”,粉紫色的叫“辛夷”。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在他的《辛夷塢》詩中曾寫道:“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沿著山間小路蜿蜒而下,只見一棵棵辛夷花樹或站立路邊,或斜倚屋角,或獨立山坡上。那一樹樹盛開的鮮艷花朵,或含苞、或怒放、或低頭、或昂首,千姿百態(tài),格外嬌艷迷人,我情不自禁徘徊在花樹下,仔細端詳。辛夷花樹很是奇特,全身無葉,只有枝條,每年6月始孕花苞,來年3、4月才開花,花期也短,只有20多天,但花朵碩大,花片厚實,狀如葫蘆,最大的花朵足有一斤重,碩大的花朵嫣然綻放,暗香遠襲。花色由白到粉,由粉到紫,如詩如畫,真是世間少有的奇花。走到山腰,我悠然發(fā)現(xiàn),空氣中除了濕漉漉的原始森林特有氣息外,鼻間開始隱約漂浮著一股似淡還濃的草藥味,當?shù)厝酥v,因為藥王谷從3 月到11 月都有各種藥材在開花,整座山上就會自然飄蕩著這種藥香味,形成獨有的“仙藥氣場”。
轉(zhuǎn)過一個山坳,蒼翠的密林不見了,一片粉色的山谷撲面而來。眼前的每一棵大樹都有 一米多粗,樹冠有二三十米高,所有的樹冠上都開滿了粉紅的花朵。山風吹過,花瓣不時飄落,地上鋪滿粉紅、厚實華美的花瓣,空氣中飄蕩著甜甜的、淡淡的清幽香氣。這里,就是中國最大的野生古辛夷樹群落。這真是“深山精藏辛夷花,千年外人不知啥。今朝終被人發(fā)現(xiàn),絕美良藥世人夸。”
同科的白玉蘭因為艷麗,有幸成為“玉堂富貴”,從此被人們種植在高墻深院后宮的御花園里,而辛夷花卻如布衣荊釵散落鄉(xiāng)野,久而久之,反倒不染紅塵,成了傳說。辛夷花不僅美麗,還是治療鼻炎的良藥,藥王谷里的居民都知道,如果鼻塞頭痛,聞聞辛夷花的香味,或摘一朵欲開的辛夷花蕾湊在鼻孔前,癥狀就會緩解。辛夷花是藥王谷藏在深閨的珍寶,雖然藥王谷有藥材200 多種,但沒有一種像辛夷花那樣被當?shù)厝巳绱诵⌒暮亲o。藥王谷是辛夷花的樂園,它遠離了紅塵的渲染,在大自然中獨自綻放。
一對新人,頂著春陽,高高興興地站在定情谷中,傍一棵盛開的辛夷花樹,喜盈盈地留下自己新婚的種種優(yōu)美倩影。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我悄悄把他們裝進了這美倫美奐的春天。
藥王谷還有藥王地宮、藥王大佛、達摩洞、百步峽、刺豬洞、云中漫步棧道、五行浴場、杜仲園等大小景點20多處。趁著陽光明媚,我走下地宮,看到了藥王的行醫(yī)之處;又爬上375級臺階,誠心拜謁藥王大佛。穿過百步峽,來到懸崖邊,到躲兵洞去體驗一下驚險場景,小心翼翼地走上“云中漫步”棧道,到刺豬洞去瞧一瞧,最后來到鮮花盛開的百花谷,采七色花香撫慰我緊繃的心弦。
隨便坐在綠綠的山間草地上,看著眼前美麗迷人的辛夷花海,人如仙眷自陶醉,藥王谷的許多動人傳說不斷涌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
此地的山民都姓吳,據(jù)說都是吳三桂的后代。清初,吳三桂反清造反,后被清兵追殺,其中兩個兒子逃到藥王谷,被藥王相救,隱姓埋名在藥王谷居住下來,直到今天。
從地質(zhì)特性來看,藥王山屬南方喀斯特地質(zhì)結(jié)構(gòu),整個藥王谷地區(qū)地表水缺乏,沒有較大的河流,山谷中的土層也很淺,涵養(yǎng)水源的能力也非常弱。但山體中空如蜂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孔隙、溶洞,地下水充斥其間,藥王谷山體內(nèi)的積水應(yīng)屬古封存水(并非通過河流補給,而是由雨、雪降水滲入地下匯集成的)。千萬年的沉淀醞釀已使地下水中礦物質(zhì)自然軟化分解,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這便是古封存水與普通喀斯特水最重要的區(qū)別。古封存水是天然的植物養(yǎng)料,水中的礦物質(zhì)無需再分解轉(zhuǎn)化便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在山谷最北部,有一座74戶人家的羌族村寨,長壽老人眾多,不少家庭已是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羌寨居民身體強健,80多歲的老人打水時不用轆轤,直接用長繩吊桶汲水。將沉重的水桶從井底提上來,面不紅氣不喘。如果按中國長壽之鄉(xiāng)“80歲以上高齡老人占總?cè)丝诘?.4%”的指標來看,那么,羌寨居民的長壽標準已大大超越國內(nèi)其他任何地區(qū)。
藥王谷羌寨流傳著一種神奇養(yǎng)生功法——“散撲功”。散撲功招式奇特,見所未見,據(jù)武術(shù)專家講,散撲功有模仿華佗“五禽戲”的動作,也有一些道家太極拳的痕跡,總而言之十分細密精妙,不是簡單的民間“野拳”,應(yīng)創(chuàng)自名家之手。
藥王谷中的藥材分布很是奇怪:集中連片生長,仿佛是由人工栽種的一般。尤其是山茱萸密集生長的那片坡地,上千畝范圍內(nèi)竟然沒有任何雜草雜樹,山巖間、林木下全是藥材,這種現(xiàn)象絕非自然巧合,肯定是人工移栽的結(jié)果。可藥王谷中人跡罕至,羌寨居民也全都否認栽種過藥材,“我們只是平時采藥草自己用,間或也賣點……自己從來沒有栽過(藥材),也沒聽祖輩栽過,這些藥材都是外人栽的,外人留給我們的……”一位百歲高齡的村民如是說。
帶著種種謎團,我隨手拿起房間里放著的一本《藥王谷傳奇》長篇小說,顧不上滿身的疲乏,翻開書,認真地讀起來。夜深了,屋外的山風吹的樹葉嘩嘩作響。卻絲毫沒有影響到我的讀書興致。漸漸地,我開始遨游在小說的世界里,驀然間,看見一位白發(fā)長須老者,身背竹背簍,手拿一把小鋤頭,走在辛夷花樹下,在長滿百草的地上,這里挖挖,那里看看。飄飛的辛夷花瓣落在他的背簍里,落在他的發(fā)髻上,是那么鮮亮動人……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