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學者把陰陽會合,天地沖合稱之為“太和”。而太和山,正因其神秘莫測而著稱。唐宋之問在《游陸渾南山》中“晨登歇馬嶺,遙望伏牛山。孤出群峰首,熊熊元氣間。 太和亦崔嵬,石扇橫閃倏?!痹鑼懼刑兔谰?。東漢馬道士、魏晉嚴規曾在此山修煉成仙。明都御史陳斐遂購摘星樓別業,以寄遠眺。加之過去交通不便,南北交流、東西互往多要過伏牛山。便生伏牛山七十二曼,八十四庵。而車村則為通長安和洛陽之要塞,北魏乃建太和城,以作拱衛首都洛陽之屏障,后毀于戰火。
生于太和城,長于太和山。每每仰望此山,守望此城,敬畏而然,崇敬油生。
乙亥秋,三五同學,不遠千里,高鐵、火車、汽車,輾轉山中。
秋意未深、云氣已薄,層層深綠已有斑駁淺紅。夕陽西下、斜暉盡染,裊裊炊煙已有絲絲寒意。山路崎嶇,群嶺逶迤、車輪輾碎了陽光。夜幕下,懼意起。忽見,燈火通明、柴門犬吠,乃至山中幽居。飯后俱醉。別后離愁、聚時歡暢、憶昔懵懂、陳往痛快,一醉泯所有。或飲或吐、或歌或訴、或奔或擁、或笑或泣,隨山泉而歡,遇山風而逝,酣暢淋漓、酣嬉淋漓。
鳥蟲喚夢,乃登太和。離牛莊、過后湖、至小葦園。途中,山果奇花、名木異草、野菇草藥,侵道而生、沿路而長、蘺落疏疏,日已過午。迷途而返,藥路而攀,數間便至太和極頂摘星樓。鐵塔安在,小廟無蹤、層巒迭峰、薄霧縹緲。危坐于巖,松風習習、濤聲陣陣、白云悠悠、村鎮點點、神清氣爽。身心于景、身心予境、身心欲靜、身心愈凈。
而這或許便是攀登的意義,經歷艱難險阻、疑惑迷途、堅定方向、峰回路轉之后,才能體會到一覽眾山小的壯闊;這或許便是相聚的意義,經歷愛別離苦、俗世磨折、依然堅信,柳暗花明之后,才能體會到相聚之美。
秋深,情深,寄之。
上一篇: 我猜中2019年高考作文
下一篇: 人生須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