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贏的智慧
鱷魚是水域中的兇猛動物,它能將巨型牛羚的身體一口咬斷,其狀慘不忍睹。但是就是這么一種冷血殺手,卻與小小的鱷鳥成了形影相隨、不離不棄的好朋友,因為鱷鳥能為鱷魚剔除牙齒碎屑,是它不可或缺的小小“牙簽”。
每當鱷魚一陣飽餐后,躺在水畔,閉目養(yǎng)神,安享陽光;而此時的鱷鳥,十分見機地成群飛來,在鱷魚的牙縫里異常勤奮地啄食其牙縫間的殘渣肉屑,正像檢修下水道的水管工,它們在散發(fā)著腥臭異味的鱷魚嘴里來回穿梭。
鱷鳥幫助鱷魚打掃了口腔,清潔了牙齒,而自己則得到了鱷魚牙縫間的肉絲,這實在是一場典型的雙贏游戲啊。
這類雙贏的原則,在南非叢林中依然暢行著。
蜜獾最喜歡吃野蜂和蜂蜜了,但是它沒有發(fā)現蜂巢的本領;指蜜鳥是一種小型的非洲小鳥,它最感興趣的是蜂房中的蜂蠟和野蜂幼蟲,但是指蜜鳥對于弄碎蜂房,實在有些力不從心。此情此景下,大自然把這對難兄難弟組合到了一處,于是,一對飛禽走獸的奇異組合就這樣形成了。
指蜜鳥飛行在前,蜜獾乖乖隨后。指蜜鳥一旦發(fā)現森林密枝上的蜂巢,趕緊飛到蜜獾身邊暗示它,撩動它,而蜜獾則心領神會,它跟隨著指蜜鳥,來到目的地,攀附到樹上,將蜂巢咬碎,狼吞虎咽,狂飲大嚼,而指蜜鳥則會乖乖等在附近的樹枝上,待蜜獾吃飽喝足,熏熏去后,它就會飛過去,享用蜜獾咬碎的蜂房蠟和野蜂幼蟲。
指蜜鳥和蜜獾的和諧配合,再次為我們導演了一場雙贏的可愛游戲。
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啊,于是人類也學會了此類玩法。
1967年6月5日7時45分,以色列幾乎出動了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進行了一場閃電式的酷烈襲擊,這被稱為“六天戰(zhàn)爭”。
戰(zhàn)爭結束后,以色列占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其實西奈半島只是一片沙漠,沒有多大的經濟價值,但是兩個國家在隨后的商談中,都堅決不愿在西奈半島主權問題上讓步,因為對埃及來說,收復西奈半島的主權,牽涉到國家領土完整的尊嚴,而對于身處阿拉伯國家包圍中的以色列來說,西奈半島實在是一個不可出讓的軍事屏障。
美國老大哥作為調停大法官,就雙方在西奈半島的不同利益進行了一番沉思后,提出了一個折中建議,具體做法是,將西奈半島主權歸還埃及,但將整個半島劃為非軍事區(qū),埃及不得在此地駐軍或設置軍事設施的建議。這一下,終于讓兩個國家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簽定了著名的大衛(wèi)營和平協(xié)定。
可以說,大衛(wèi)營和平協(xié)定是雙贏的智慧,因為它滿足了雙方的不同利益,使得雙方達成了共識。
上一篇: 請順手摘一個“蘋果”回來
下一篇: 放棄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