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月份,非洲肯尼亞的角馬就要渡過馬拉河了,只要渡過馬拉河,他們就進入了水草豐美的“伊甸園”,倘若渡不過去,絕大部分角馬就因缺草缺水而死;而渡河,就要面對河里兇惡的尼羅鱷和河馬。
有一年,馬拉河河水枯淺,年幼的角馬立刻選擇從淺處渡河,因為在那里,尼羅鱷和河馬無法施展本領,此時此刻,老角馬過來了,它們驅趕著年幼的角馬,不許它們從淺處過河。
動物學家告訴人們,老角馬憑本能就知道,馬拉河今年的枯淺情況,是很多角馬一輩子也遇不上的;如果年幼角馬這么做,那么次年它們再經過馬拉河時,面對成群的尼羅鱷和河馬,就會膽怯后退,不敢過河,而年幼的角馬又是角馬種群繁衍生息的希望,過不了河就意味著死亡。
大自然是這樣,人類社會更是如此啊。
英特爾公司是微處理器制造業的巨無霸,作為英特爾公司締造者的格羅芙,1996年,其營業額高達208億美元,利潤50億美元,1997年12月20日出版的美國《時代》周刊曾授予他本年度風云人物稱號。
然而,就是這位世界信息產業的巨子,在功成名就之后,
從格羅芙的話里,我們深深體會到,只有那些懷有強烈恐懼感和危機感的人才能生存,
而立志成為世界500強的海爾集團,
是啊,海爾人心里深深明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只有居安思危的人,才能長久生存,才能在無情的競爭中取勝。
人生在世,倘若身處逆境和困境,危機迫在眉睫,人們很容易保持危機感;可是當你身處順境之時,能不能也時時保有危機感,保持優患意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