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和“雪前送炭”
眾所周知,雪中送炭的引申意思是在別人急需的時候給予幫助、施以援手。在實際工作中,許多黨員、干部冒著嚴寒酷暑,不畏艱苦,深入基層,深入生產第一線,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這種“雪中送炭”是值得稱道的。
然而,細細品味“雪中送炭”的含義,從另外一個方面看,似乎“雪前送炭”更勝一籌。其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基層的問題,群眾的困難,如能考慮在前,預料在先,就更好一些。雨季未到,要先看看山塘、堤壩穩不穩?冬天將至,要先摸摸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的衣被暖不暖?住房牢不牢?不必等到“雪花飄飄”,才臨時送“炭”,不必等到事發人亡,才“親臨”現場。其二,若能“雪前送炭”,則可避免臨時抱佛腳。事實上,許多隱患早已存在,如果工作深入,處理及時,防范于未然,許多問題、困難,“雪前”就能解決。而等到出了問題才來解決,雖也能防止問題成堆,但處理起來總是不那么周全。關心群眾,訪貧問苦,解危濟困,不能講季節、圖形式、走過場。過年過節要送“炭”,平時更要送“溫暖”,既要“雪”中送“炭”,更要“雪”前送“炭”。
總之,要鼓勵“雪中送炭”,更要提倡“雪前送炭”,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社情民意,真心實意地為群眾排憂解難。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提高對各種復雜情況的預見能力,提前介入,超前工作,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聯通:江西省安福縣國土資源局 羅質文
電話:13979665516
郵編:3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