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游雜感

來源:作者:宛內之秋子時間:2016-12-27熱度:0

                          

                                                                    歐 游 雜 感

    

       從廣州出發,經巴黎轉飛巴塞羅那,然后北上柏林,南下特拉維夫、耶路撒冷,最后經曼谷飛回廣州,秋高氣爽時節,用10來天時間在歐亞大陸間劃了一個下玄月的軌跡。

       當人困馬乏暈暈乎乎回到廣州白云機場那一刻,腦海里再一次響起著名文藝評論家方向真鄭重的囑咐:“小明,你去了以后,可要多走走多看看,回來寫點東西分享啊。。。。。。。”但是寫啥呀,這一趟光天上飛來飛去就占去四分之一時間,每天晨昏顛倒,行色匆匆。整個出行就如觀看一場色彩斑斕的娛樂片,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就嘎然而止,等出得電影院時早就忘得干干凈凈了,能寫點什么呢?

      借著國慶值班的閑暇,一邊整理照片,一邊整理記憶,最終還是逼著自己寫點文字,以其對這次歐游的回味,也是對好友的交代——

       之一:形式與內容——艾思奇的嘆息

      形式與內容,一對哲學范疇。所有人每時每刻都生活在形式與內容的關系之中。小時候讀哲學家艾思奇的書明白,“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但事實上,中國人和西方人對形式與內容關系的把握上是很不一樣的。這次出訪一共安排了8場公務活動,按照我們一行人員的身份和慣有的思維定勢,所有的公務活動可以算作“高端”接觸、“高峰”會談、“高調”交流。。。。。。。但是,無論是在巴塞羅那市政廳、柏林世界城市聯盟總部,還是在德國財政部、特拉維夫市長辦公室,所有的接待都顯得樸實而簡潔。當我們這些來自號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訪問者西裝革履、浩浩蕩蕩、嚴肅隆重地步入會議室的時候,沒有歡迎標語,沒有紅地毯,沒有鮮花掌聲。簡易的桌子上,沒有座位牌,沒有擺放任何筆墨紙張,更沒有水果之類的東西。雙方坐定以后你會發現,對方出席人員絕不會超過3個人,而且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全沒有東拉西扯的客套話,預定時間一到立即結束會談,絕不拖拖拉拉。所有這些,讓我些許詫異之余并沒有感到絲毫冷遇,而是深感對方的務實和效率。在我國,凡公務接待一定要講規格、講排場、講面子、講對等,特別是外事接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更要熱情周到精益求精,不惜任何代價博得對方的歡心。結果大家都樂乎了,卻忘了我們原本是為了什么。。。。。。這種形式大于內容、以形式取代內容的現象不但比比皆是,而且很多人樂此不疲。

       在國外至少是西方發達國家,他們的處事原則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從效率出發,一切從內容的需要出發,絕不搞花里胡哨的無用功和不切實際的假把式。讓人記憶深刻是出席在特拉維夫舉行的“中國以色列創新投資峰會”,這可是一個含金量很高的正兒八經的國際性大會。開幕式那天上午,各國政要和大批資本家、科學家、企業家齊齊匯集以色列國家藝術宮,包括以色列創新之父Yossi Vardi先生在內的幾位大會主席,在輕松愉快的音樂中,甚至邁著爵士舞步款款走上講臺致辭,幽默睿智,生動活波。這也是一種形式,契合了“自由、創新”大會主題。會議進入政要訪談環節以后,5位國際大都市的政府首腦剛剛坐定在主席臺上,會場內突然發出火警,尖利刺耳的警報聲在會場里響了很久,但會議并沒有立即終止,場內仍然秩序井然,只到大會主持人抱歉的通知以后,與會人員才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從容、有秩序的離場,大約20分鐘以后警報解除,開幕式繼續進行,沒有人抱怨,沒有人分心走神,好像火警的事從來不曾發生。當時我在想,這種事如果發生在中國還得了?通常會這樣處理:1、迅速報告領導,果斷終止一切活動,防止事態擴大;2、各級領導層層批示,各級必須從國家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高度重視,及時應對;3、迅速成立由外交、公安、司法、海關、紀檢、民政、衛生、消防、安全生產等部門組成的事故調查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指揮;4、外交照會各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歉意;5、安撫現場人員,實施人道主義援助,對重點人員必要時進行心理干預;6、采取措施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把損失減到最少,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7、從政治思想上、組織制度上、技術管理上分析原因,徹底消除事故隱患,給全世界一個負責的滿意的交代;8、加強輿論引導和監管,及時通報救災進展情況,防止網上炒作,特別是要堅決打擊敵對勢力借機造謠生事;9、全國各地立即開展安全大檢查,舉一反三,汲取教訓,主要領導要一崗雙責,負責到底;10、嚴肅追究責任人責任,無論涉及到誰必須一查到底,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11、有關方面要跟蹤督辦,對整改情況檢查驗收,堅決把上級精神落到實處。。。。。。。我想,這種做法也許能博得一些掌聲,但是我們卻忘了我們本來要干什么了。事后聽說,造成火警的原因不過是藝術宮里面包房電線短路發出焦糊味,有必要如此小題大做故弄玄虛、勞民傷財大驚小怪嗎?

       之二:速度與激情——泡沫經濟的源頭

      美國電影《速度與激情7》在中國放映時,據說取得了10個多億的票房,這至少說明中國人既喜歡“速度”,也喜歡“激情”。的確,中國人十分偏愛速度,中國人把所有的激情都放在了速度上,關于“速度”的詞匯如“快速”、“提速”、“增速”、“加速”、“超速”充斥在所有的文章、口號、規劃、講話、決定、通知、意見里。建國初期的“趕英超美”、“大躍進”是一種速度,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經濟調整、整頓改革”、“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是一種速度,改革開放以來的“翻兩番”也是一種速度。。。。。。。中國人對速度的追求已經到了狂熱的地步,似乎中華民族始終處在“最危險的時候”,沒有速度中國立刻就會滅亡一樣。但是遺憾的是,我們往往把速度當成了目標,把速度當成了政績,把速度當成了理想,把速度當成了口號。結果當激情燃盡時,我們才發現辦了很多傻事。最后不得不用新的“速度”、新的“目標”、新的“口號”、新的“舉措”來解決原本不該發生的問題。

       參觀巴塞羅那圣加大教堂(加泰羅尼亞語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最大的感觸就是關于“速度”的拷問。圣加大教堂由號稱國際建筑界鼻祖、西班牙建筑師安東尼奧·高迪(1852–1926)設計,始建于1882年,是全世界最大規模和最負盛名、最為神圣的教堂,被教皇本篤十六世封為宗座圣殿。但令人不解的是這座構思精巧、造型奇特、氣勢宏偉的“世界文化遺產”,經過了130多年的建設至今沒有完工。10年前我去參觀時,教堂周圍立滿了腳手架,今天再去參觀時,腳手架仍然像蜘蛛網一樣包圍著教堂,百年前已經建好的建筑與正在建設的部分以不同的顏色結合在一起,高高低低的塔吊在碧藍的天空中,與金碧輝煌的教堂塔尖相映生輝。我想,以西班牙的國力、財力和建筑水平,為什么不定下一個建成的時間呢?這不是嚴重影響了西班牙的國家形象嗎?秦始皇修萬里長城才多少年?明王朝修紫禁城才多少年?你區區一座教堂的工程量能有多少?耗時100多年還修不好人民群眾怎么看?全世界宗教界怎么看?你們的國王、總理、國會、議會、建設大臣、財政大臣、旅游部長、宗教領袖,還有臉在世界上混嗎?如此令人發指的“胡子工程”,你們如何給世界一個合理的交代?

       后來當我細細研讀了圣家教堂的建設歷史以后才明白,西班牙不用跟任何人交代。西班牙人不是不講速度,不是不講效率,但西班牙人更講究質量。圣家教堂的建設速度必須服從于服務于建設質量,質量不行,寧可慢一點謀定而動,寧可像東非大地的白蟻造窩一樣一點一滴地干,祖祖輩輩地干,也不搞推倒重來、大拆大建的事。而且,圣加大教堂從開工之時到現在,就只是一個規劃,一張圖紙,從來沒有因為戰爭、災害以及政權的更迭而改變過。這與我們一味盲目地追求速度,常常希望用三兩年時間去完成建設什么“百年大計”、“世紀工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與我們在城市建設上追求政績、朝令夕改、“規劃不如計劃,計劃不如變化,變化不如領導一句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西班牙人雖然用時130多年還沒有建成圣加大教堂,但并沒有影響國家的形象,并沒有減少大教堂的魅力,并沒有削弱其宗教圣地的功能,并沒有造成世界的非議。相反,它作為唯一一座仍在建設之中的宗教圣殿和建筑瑰寶,連同它動人的故事一起,被列入世界物質文化遺產,每年接待超過300萬朝圣者。而我們盲目追求速度的結果,是大量出現的豆腐渣工程、隨處可見的爛尾工程、勞民傷財的重復工程。放眼全國,數一數能有多少傳世百年的經典建筑?

       離開巴塞羅那時,西班牙朋友一臉不解地繼續跟我探討關于“速度”的問題:“無論干什么事情,質量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是小學生都懂的道理。你們為什么總是講究速度呢?奇怪!”我反問:“你們的圣加大教堂不是預定在2026年徹底完工嗎?這難道不是速度嗎?”西班牙朋友不屑地說:“這不叫速度,這是水到渠成的結果。你們耗時10年建成的工程可能無法保存5年,而我們百年建成的工程,一定能流傳千年。。。。。。”

      之三:歷史與現實——“根”的魅力

      去以色列,不能不去耶路撒冷。當我們通過了世界上最最嚴格的安全檢查,以恐慌甚至恐懼的心情踏上耶路撒冷時,才發現它原來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部延續了3000多年的史書。在西方人看來,耶路撒冷的歷史就是整個世界的歷史,同時也是猶地亞山間一座長年貧瘠的小鎮的編年史。耶路撒冷曾被視為世界的中心,是亞伯拉罕系宗教之間斗爭的焦點,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的圣地。數千年來,不同文明在這里沖突角斗,無神論與有神論在這里交鋒對峙,宗教、政治、戰火以及無數探訪者,使耶路撒冷無時不刻地暴露在全世界的目光之下,更是網絡時代所有媒體聚焦的耀眼舞臺。

       耶路撒冷被稱為“上帝之城”,與距離它不遠的特拉維夫被稱為“春天的小丘”有天壤之別。這個距離死海最近的城市雖然看不到綠色,但卻充滿強大的生命力,以至于猶太人在其神圣經典中以女性的口吻描述它是一個鮮活的尤物,一個地道的美女。據說亞伯拉罕、大衛、耶穌和穆罕默德這些先知和長老,都曾在這里駐足,亞伯拉罕系宗教在這里誕生,世界也將于末日審判時在這里終結。幾千年來不同教派不同民族之間的爭斗,無非是一次又一次地改變著耶路撒冷的歷史以實現《圣經》中的預言。 

      耶路撒冷又是一座存在于每個人的想象當中的城市。從耶穌的使徒到薩拉丁(Saladin)的戰士,從維多利亞時代的朝圣者到今天的眾多游客,每個人都懷著美好想象來到這里,但最后都收獲了可能截然不同的結論和感悟,這也許就是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難怪比爾·克林頓看了英國人寫的《耶路撒冷三千年》以后說:“你會忍不住愛上這座城市,因為它是人類的瑰寶。”

      那天,當我們在地中海射來的夕陽下,靜靜地漫步在耶路撒冷老城的石板路時,當我們穿行在擦肩而過、莊嚴肅穆的猶太教徒、穆斯林教徒、基督教徒身邊時,當我們駐足在猶太教的哭墻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時,好似3000年的歷史一頁一頁在胸中翻過。感慨之余,我驚嘆于歷經數千年的的戰火和爭斗,居然讓這座古城保存的如此完好,居然讓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教派能夠在如此彈丸之地和睦相處。在這里,你幾乎看不到任何鋼筋水泥、玻璃幕墻等現代化的建筑,更看不到血腥、爭斗、暴力和欺騙。這里的一磚一石、一街一巷、一屋一樓,連同大教堂和金頂清真寺傳來的悠遠鐘聲,都在以本來的面目訴說著溫暖的歷史故事。

       在以色列財政部,主管城市建設的官員給我們說:“我們的城市建設主要是更新,明白嗎?更新!!上帝留給我們的城市舉世無雙,我們無權改變,我們只能讓它保持原貌并且變得更好。。。。。。”特拉維夫市副市長、80后小伙子R.F說:“從48年以色列建國至今,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傳承,無論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還是城市建設,凡是人類優秀文化遺產,我們都要傳承,就連我國現在適用的法律,大部分還是100多年前英國人制定的呢。。。。。。。”這突然讓我明白,延續千年的中東之爭,其實不是什么領土之爭、資源之爭、戰略要地之爭,而是文化之爭、信仰之爭,也就是民族之“根”的斗爭。一旦勝利了,就把民族之根深植于大地,吸收前人在大地播撒的精華,使得民族之樹由小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傳承,是猶太人的聰明之處,也是猶太人之所以聰明的根本原因。再想想我們,多少年來似乎在傳承上做的太少。我們自豪于5000年的文明史,但卻常常喜歡打碎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凡改朝換代,必須全面否定前者,然后另起爐灶、從頭再來,一切從一張白紙干起。秦始皇焚書坑儒、董仲舒罷黜百家、明末清初文字獄、五四運動砸爛孔家店、文革打砸搶破四舊,哪一件不是割斷歷史的事?現如今的城市建設,各城市之間競相攀比,盲目投入,熱衷于建高樓,修地標,取洋名,大拆大建,重復建設,千城一貌,完全失去了東南西北地域風格和多種民族特色,這哪里有一絲文化的傳承?當棋牌室、麻將房、洗腳屋、美容院、桑拿浴比學校、圖書館、博物館還要多的時候,這個城市哪里還有一絲文化的味道?

      世界大城市聯盟主席、德國人莎拉(Sarah Hoefich)女士曾經問我:“你們的廣州準備怎樣可持續發展?”我說,“一是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是要學習世界先進經驗。”其實,對前者我是沒有信心的。否定前人、唯我獨尊、老子天下第一,動不動就要干出一番“開天辟地”的創新之舉,已經成為當今國人的思維模式。大干快上、轟轟烈烈之余,讓人覺得離我們的“根”越來越遠了。。。。。。我想,我們為什么不建一些哭墻、哭路呢?好讓我們面壁思考:我們從哪兒來?我們將到哪兒去?

        之四:地域與文化——文明的落差

        這幾年訪問了不少國家,既有英法德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有南美西亞一些發展中或落后國家。多年來形成的喜歡思考的毛病,讓我每到一地時,總想從地域的差別上,來探尋、解釋、回答國與國之間發達與落后的原因。這種地域的差別,包括國土面積、氣候條件、自然資源、海洋資源,甚至包括是否有高山湖泊,是否有綠地草原,是否有山川河流等。比方說,歐洲大陸,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能不發達嗎?而整個非洲,除了少量的熱帶雨林以外,基本上被沙漠戈壁荒原覆蓋,多數地區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這樣“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不窮才怪呢。再從國內來講,東南沿海地區與西北、西南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之所以差別這么大,還不是因為地域上的差別造成的嗎?黃土高坡成長起來的郭蘭英到了晚年為啥一定要到廣東番禺養老,還不是因為“番禺這地方插根筷子都能發芽,養人啊。。。。。。。。”,“地域決定論”成為我認識這個世界的主要標尺!

        然而,這次西班牙、德國、以色列三國之行,有2件小事讓我對我固守的“地域決定論”產生了質疑。一次在以色列特拉維夫靠海的一家餐館吃晚飯,我們一行人坐定以后,客氣地請服務員拿點開水來沖洗沖洗碗筷,這是“愛干凈”的廣東人的習慣。豈料對方不但不拿水來,反而鄭重地給我們上了一課:1、我們的餐具經過高溫消毒,你們這是對我們的不信任和不尊重;2、水屬于公共資源,你們無權浪費;3、如果餐具確實不衛生你們可以投訴。隨行的團友繼續爭執:“我們拿錢買你的水行不?能花都少錢?我們不差錢!”對方堅定地說:“NO!!”氣得某團友連連搖頭:“素質啊,外國人素質太差了!!”另一件事是在巴塞羅那,那天我一早從HPP酒店步行到國家宮拍照。當時約6點半的樣子,坐落在奧林匹克山上的國家宮剛剛從睡夢中醒來,地中海上空射來了霞光,將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國家宮照耀的金碧輝煌。我正拍照時,隱隱感到右前方有人停下腳步。我趕緊放下相機一看,原來有一位晨練的小伙子怕影響我拍照,主動停下來靜靜地站在一旁。其實當時我是仰角拍攝,小伙子根本不會遮擋我的視線,但是他仍然遠遠地停下腳步、靜靜地等待;這兩件事讓我沉思良久。我想,這兩件事雖然反映兩種不同的習慣,但在習慣的背后卻折射出文化的不同。這種文化的不同,與地域差別有多大關系呢?

       地域因素、自然環境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固然有著重大影響,但并非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否則,你無法解釋在馬克·吐溫眼里“荒涼、貧瘠和沒有希望”的沙漠之國以色列,能夠在農業、科技創新甚至軍事技術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你無法解釋二戰后被基本焚毀的德國,在短短的時間里恢復重建,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甚至超過了老牌發達國家英國法國;你無法解釋在歐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西班牙能夠逆勢而上穩步發展,至今甚至成為歐洲人的度假天堂。。。。。。

       文明程度來自于文化教育。據政府財政預算顯示,2014年以色列教育支出為349億謝克爾(約合人民幣620億),人均教育支出達到了近10000元人民幣,是中國的50倍。正因為對教育的重視,以色列才屹立于世界,才有人才有創造力,有think out of the box的能力。在以色列成功的背后是整個民族對教育的重視。所以以色列人可以自豪地說:以色列是個小國,但同時是個偉大的國家。 據西班牙官員介紹,西班牙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長期在歐盟國家名列前茅。全國實行10年義務教育,6歲到16歲是免費的,由政府下設地區支持(小學6年,中學4年)。全國有100多所大學及300多所專業高校、研究中心,可以提供各種程度的教學,經費的87%來自國家的直接撥款。現有大學教師6.3萬人,在校學生144.5萬,占全國20-24歲青年總數的30%以上,高于英國、德國等國的水平。其中商科、工程、建筑、藝術類專業尤為突出,全國目前大約50%的生產科研成果來自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在德國,工資水平最高的群體中,就包括了教師。為了留住教師人才,一個類似于我國的編外的小學老師月收入就達到6000歐元。

       最讓人震撼的是,與我國“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的口號相反,德國人信奉“再富也要窮孩子”的教育理念。他們的理由是,溫室里是長不出參天大樹的。嬌慣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長大后會很難適應社會,免不了要吃虧走彎路。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離開父母去自闖一片天地。與其讓他們那時面對挫折惶惑無助,還不如讓他們從小就多吃些苦,摔打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所以,富裕的德國人每年都要安排一大批中小學生,利用假期萬里迢迢跑到南美洲和非洲,在獨特的體驗活動中接受鍛煉。這不是游山玩水,不是勤工儉學,而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吃苦耐勞和適應社會的生活能力,加深對社會、對人生的了解。活動的一切費用均由自己出,是名副其實的自己掏錢“買苦吃”。 

       反觀我國,可以說近代以來在教育上出了大問題。本來,中華民族重視教育是出了名的。中國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無論是周禮漢制還是四書五經,無論是秦磚漢瓦還是唐詩宋詞,無論是四大發明還是明清小說,儒家、佛家、道家、法家,孔子、孟子、老子、墨子、荀子、韓非子,風雅頌、史記、天工開物、傷寒雜病論、四庫全書、永樂大典、毛澤東思想。。。。。。。中國先哲們留給后人的文化財富,閃耀著中華文明的智慧、道德和科學思想的光芒。然而近百年來,在藍色海洋文明的沖擊下,我們的文化教育變成了“不中不西”的畸形兒。特別是近幾十年來,教育的市場化、產業化讓這一立國之本變成了追逐金錢、欲望、名利的競技場,假學校、假教材、假文憑、假論文、假教授、假博士,亂收費、失學兒童、校園暴力、應考機制、集體作弊。。。。。。。讓我們的教育成為國人們愛恨交加、痛心疾首之患。教育上不去,哪來的文化?沒有文化的力量,你如何強國富民?我們在所有的學校都開設了思想品德和國學課程,甚至在國外舉辦了很多孔子學院,但試問我們的80后、90后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了解了多少?繼承了多少?發揚了多少?當“應不應該扶起跌倒的老人”居然成為媒體、專家、師生、民眾共同爭論不休的話題的時候,當一個6歲的孩子居然獲得了“見義勇為獎”的時候,當演藝明星大腕小鮮肉成為全民的偶像的時候,當假藥、假食品肆意橫行的時候,這個民族的道德水準是不是出了問題?

       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來源于文化自信。國與國之間差別的根本原因,不是地域因素,不是政治制度,而是文化。沒有文化,青山綠水、錦繡大地可能變成沙漠;沒有文化,守著金山銀山也會坐吃山空,最終淪為乞丐。。。。。。

后記:大約10年前,我以“小明”、“宛內秋子”的名字,在這里發了一些文章,有小說、散文、詩歌、雜文等,也結識了一些文友。10年后再來,國土作家網已是嶄新的天地。中國人講究“故土難離”,無論你是一粒種子、幼芽、小苗還是成材的大樹,啥時候都不能離開這片土地。。。。。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综合第一页| 亚洲国产高清美女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调教扩张尿孔折磨失禁| 高清欧美性暴力猛交| 黑人太粗太深了太硬受不了了| 国产精品bbwbbwbbw| 国产露出调教91| 韩国午夜理伦三级2020韩| 韩国激情3小时三级在线观看|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6|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野花社区视频www|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美女被免费网站视频在线|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的车视频 |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国产永久| 动漫做羞羞的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国产污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 亚洲性猛交xx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丰满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ヘンリー冢本全集| videoshd泰国| 18禁男女无遮挡啪啪网站| 99福利在线观看| 老司机带带我在线精彩免费| 麻豆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观看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乱岳合集500篇|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99re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