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也是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意見第三款‘推進農村產業融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中的第15條是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其中指出要著力改善休閑旅游重點進村道路、寬帶、停車場、廁所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服務措施;第四款“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中的第19條中指出繼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善以獎促治政策、擴大連片整治范圍、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專項行動。不難看出,自2016年起,國家要決心花大力氣去整治環境。這其中,垃圾處理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
我們有時候出去游玩,無論去的城市有多繁華,多光怪陸離,但是,在城市郊外、農村邊的空地上會堆積大量的垃圾,其中絕大部分是那個城市的,這種垃圾山面積之大,厚度之高常常令人瞠目結舌。只要有風刮過,垃圾堆表面的各色垃圾袋、廢紙會在風中飛舞,飄到任何一處可以落腳的地方,所以,在這四周的樹叢上會掛滿比樹葉還繁茂的塑料袋,這種奇景總會讓我想起那部經典的《幸福的黃絲帶》,但是,不會感到一絲的幸福。有一次去外縣采樣,就在垃圾處理廠邊上。說是垃圾處理廠,其實就是山谷中的一道深溝,經過簡單的處理后就把各色垃圾一股腦的堆了進去。一陣大風吹過,風沙驟起,順帶著刺鼻的氣味,讓人無處躲藏。采樣中,有個負責人對我說“你說,這樣處理垃圾合理嗎”,我看看他,沒說什么,這怎么會合理呢,一下雨,垃圾中的有害物質會隨著雨水滲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如果把所有的垃圾放在一起燒掉,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污染空氣,但是,我們又能說什么呢。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扔掉的垃圾中,很多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但是,即便是我們把垃圾分了類,最終還是被合在一起。現在,在我國的公益廣告上,我們已經看到了垃圾分類的影子,但那僅僅是一個廣告,要從根本上實施還是需要漫長的過程。這些,我們不妨學習一下那些先進國家的經驗。比如說英國,每家政府給配備三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來分類各種垃圾,垃圾分類后的處理和回收也相對完善;還有日本。在高度危機意識下,日本把垃圾分類做到極致,相比英國把垃圾分三類。日本更是把垃圾分為十類,而且每種垃圾處理和回收的時間也不同。日本兒童從小就從家長和學校那里受到了正確處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規定扔垃圾,就有可能受到政府人員的說服和周圍輿論的壓力。這在我們這個一直認為自己是地大物博,擁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國不可思議的事情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進國家在垃圾分類回收方面的先進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去借鑒,資源和環境問題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絆腳石。如果能完善垃圾收集處理的渠道,為居民垃圾分類處理提供更好的服務,國人從小就能接收垃圾分類回收的教育,那我們的綠色中國之路會暢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