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商業”銀行真得只是為“商”所開嗎?
昨天央視播出一則新聞,新聞中說,自國家精準扶貧戰略實施以來,甘肅省率先開展對農村困難戶無利息、無擔保額度為5萬元以下貸款(三年期),當地政府積極為困難戶設計致富方案,從入股地方龍頭企業參與分紅、農產品企業回購,到大力扶持農民開展種植養殖業,農民放心,銀行也放心。此舉真是惠農又富農!河南跟人家比確實還有一段差距。
首先,地方銀行盡管上面給的有放貸指標,但他們總是習慣于別人去求他,即使是求他們,也是臉難看、門難進、事難成,就像我們公職人員貸款盡管有工資抵押買個房什么的也得要這要那抵押,生怕跑了似的。無獨有偶,筆者觀察,他們到是給商人們貸款是情有獨鐘,像是搞房地產的、搞其他商業經營的等等,然而卻見他們的廣告詞寫得蠻好,什么“情系三農”了、“在你身邊,為你理財”了、“心系百姓,助你致富”了……,諸不知這也只是“掛羊頭賣狗肉”吧。本人申明我與金融部門并無瓜葛,更無糾紛,但每當朋友聚會談及貸款之事見他們義憤填膺到也十分氣憤。試想,在我們這個貧困帽子尚未甩掉的農業人口大縣,一年的GTP還不如沿海一個鎮,廣大農村中待脫貧的農民占相當比例,你若是真的情系百姓,是否可以像人家外地一樣,走進農村,走進農戶,一方面完成你們的任務、一方面給農民出出點子,讓他們致富有門?同時,作為政府部門也應該廣招良才,現在不是有駐村干部嗎?對于每個貧困村承包的單位,應該明確規定:這個貧困村三年內不能脫貧,也應該實行三級(承包單位、駐村干部、村干部)問責制!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是黨中央提出的戰略口號,如果我們的銀行部門,乃至于所有的政府部門都能做心系于民、情系于民,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我想能有啥事辦不成的?即便是受客觀條件制約事情沒辦成,老百姓也是會理解的。
固始國土局郭立新
2015.11.27
上一篇: 是是非非說wi-fi
下一篇: 孩子的世界還該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