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禮臺上留下的垃圾
9月3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我國在北京天安門前舉行了盛世豪大的閱兵儀式。閱兵儀式國人關注、世人關注,能有幸到現場觀看的更是一生的幸運和榮耀。閱兵儀式給國人的是我們國家實力的增強,先進的軍事武器給覬覦中國的不友好國家的震懾。無數在現場的賓客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感嘆國家的富強,為自己身為中國人感到自豪。就在這勝利日之后的觀禮臺上,留下的是無數的礦泉水瓶、紙屑、果皮等。
中國有十三億多人,能夠有幸到觀禮臺上的也僅僅是幾萬人而已,這部分人應該是各界的代表和精英,應該是代表著國人最有素質的一部分,可觀禮結束留下的是讓人看后特別不舒服的垃圾。其實留下的不是簡單的一堆垃圾,體現的是我們國人的整體素質。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提高全體國民素質有著密切關系。中國夢是強國夢,要實現國家富強,就要不斷增強包括國民素質在內的國家軟實力。中國夢是民族夢,要實現民族振興,離不開人的素質特別是道德素質的提高。中國夢是人民夢,要實現人民幸福,增進人民的幸福感,也離不開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因此,推進轉型時期的道德建設,建立一個同現代社會相匹配的公民道德規范體系,其意義已遠遠超出道德領域。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既是建設現代文明的重要條件,又是現代文明的主要內容;崇高的道德既是社會進步的精神引領,又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內容。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世界其他國家交流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各種大型會議和活動的舉辦,更是讓全世界目睹了我國的風采,可是我國國民的綜合素質卻不那么令人滿意,我們仍然能在活動中發現一些中國人不能遵守相關規定搞特殊,也許對他們而言,是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但這一小小舉動卻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形象!體現了我們國民素質上的差距。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這是新時期黨中央對我們每個公民的基本要求。
因此,一個國家國民的素質決定一個民族的發展情況,決定著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國家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的實現與否。日本是我們的近鄰,雖然不友好,但也有可以學習的地方。1994年廣島亞運會閉幕式結束后,10萬日本人起身離開體育場,沒有留下一片垃圾。世界各國媒體都驚呼,這是一個“可怕”的民族。為了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從現在開始,從小事開始,注重提高自身素質,每個人前進一小步,社會就前進了一大步。 如果每個人站出來都是一個高素質的人,每個人都能代表這個群體,那么這個群體也自然是高素質的群體,我們這個民族必然會以嶄新的姿態傲然屹立在世界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