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7日,鉛山縣公安局鵝湖派出所民警經過偵察布置,將涉嫌故意傷害的江某抓獲歸案。原來,去年11月的一天,江家兄弟倆因為宅基地糾紛找到村委會主任要求調解,可是還沒有說上幾句話,兄弟倆便發生爭執,惡語相加。村委會主任和圍觀村民都上前勸解。兄弟倆卻似仇人一般雙方都不肯退讓一步。氣急之下的弟弟失去理智揚手打了哥哥一巴掌,不想這一巴掌就把哥哥打到在地,雙手捂眼不起。原來弟弟這一掌正好打中了哥哥的左眼眼球,導致其左眼視網膜充血受傷,造成左眼短暫性失明。隨后村民報警。江家兄弟倆,今年都已經年過40歲。兩兄弟成家后對父輩留給下了一塊宅基地多次爭執不下,終于釀成了同根相煎拳腳相加的結果。
在派出所,弟弟被告知,哥哥左眼傷情經司法醫學鑒定,已經構成輕傷一級,弟弟的行為已經涉嫌刑事犯罪,不能私下調解,公安機關將依法對江家弟弟進行處罰。
看到這里,讓我想起在安徽桐城縣有一個叫“六尺巷”地方的故事。
清康熙年間,當地有一個很有名望的家族,出了張英、張廷玉父子兩代宰相。名聲顯赫。張英在朝廷當官。老家桐城的宅院與吳家為鄰,兩家宅院中間有一塊空地,是雙方來往的交通用地。后來吳家建房,要占用這塊地。張家自然不同意。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官位顯赫的名門望族。縣官大人左右為難,遲遲不能判決。
張英家人眼見有理難爭,就給在京城當官的張英寫了一封信,想請他出面干涉此事。張英收在信后,認為鄰里之間應該寬容禮讓。他在寫給家人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收到回信后深感愧疚,毫不猶豫的讓出三尺地皮。鄰居知道后,覺得張家有權有錢卻不仗勢欺人,深感慚愧,于是吳家建房的地基也后退讓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六尺巷”地名由此而得名。
六尺巷”的故事彰顯了中華民族包容禮讓的美德。古人尚能做到,今人更應弘揚光大。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們都要學習踐行,構建我們幸福和諧的社會。
2015.5.22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