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過春節的恐懼癥
來源:作者:于藍時間:2015-01-16熱度:0次
記得小時候非常盼過年。盼過年那一件新衣服,盼過年那幾毛壓歲錢,盼過年的一把花生米和幾只凍犁,盼過年的酸菜陷餃子,還有全國聞名的東北特色,豬肉燉粉條子。還記得,自己最沒出息和讓人笑掉大牙的一件事就是:剛一過臘月,我就經常在被窩里掰手指頭,算計離過年還有多少天了!
對過年產生反感到害怕,最后得了恐懼癥,那是從結婚以后,自己挑門過日子,用自己的汗水支付油、米、柴、鹽錢開始的。坦白的說,從那時候開始,我小時候盼年的欲望就已經蕩漾無存了!
人們都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自從結婚以后我才真正體會到了這句話的經典,和創造這句話者的英明!
剛成家時,我們的家就像一個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裸體嬰兒一樣,每一樣東西,每一件物品都是后天補給上去的。就是一根線頭都得我們自己花錢去買。
在當時,對掙來的每一分錢不得不掰成幾丫去花。直到把它分配得沒有一點在往下分割的面積為止。
由于當時是真正的“偉大的無產階級”。那時掙的那點可憐巴巴的錢,卻總有辦不完的事。錢還沒到手那,我們的分配方案早就做完了。錢剛一到手,還沒等我們和它親熱夠呢,就都迫不及待被分配到了各自應去的崗位上。我們那時的經濟狀況總是入不敷出,用句土話來說,就是羅鍋朝前,總是錢緊!
雖然對當時的花錢我們已經到了栗色和苛刻的地步,但到過春節時,我們還會打破臉充胖子的去花。慷慨解囊談不上了,那時我們總是囊中羞澀,根本用不上去解。唯一的辦法就是透支借債過春節。
春節這個偉大的“神位”不知是哪個世紀、哪個朝代、哪位偉大的“仙人”,發明創造出來的一個永恒的經典和杰作?無論天下風云如何的變幻,朝代如何的更迭,多少陳規舊俗都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箱或走進了史冊。而春節這個千古不變,并被萬物尊寵的“神位”被中國人在與時俱進的“供奉”著!不但持之以恒,一路上還在不斷的添金加彩,直到今天的重金朔身!
剛一進臘月交通部門要為春節大忙特忙,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忙。食品部門、商業部門、文藝部門、等等,等等,各行各業乃至于全國人民都在為春節奔忙!
我這個平民百姓更不能跳出“孝敬'春節這個行列,去做一個大逆不道的另類了。對小輩的拜年錢要預備。孝敬長輩的錢一定要準備好。三大伯要請。四大姑要帶。各樣的年貨要預備。
你要是有出息了,三親六故的門一定要串,要不就說你翅膀硬一點就六親不認了。
你要是過窮了,一定更要撐。孩子老人的錢要給。三大伯四大姑也不能不請。過年的福字貼得要比別人家的更大。鞭炮放得要比別人家的還要響。要不然就說你“難怪不出息,總是摳摳搜搜的,一輩子窮酸像。”
做人就是難那!過春節讓沒錢的人更難!
還有兩個部門你不能不去,應為它關系到你的前程和財路。就是拜“山神'和孝敬“土地”,這是讓人最撓頭和難心的事情。因為那是個競爭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的地方!你的貢品一旦被比下去,你的“投資”就會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不但會影響你的前程與財路,還要賠上一筆不菲的本金。所以說,劉歡那句“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歌詞一定要牢記了,必要時吃奶的勁也得往出使!累掉腚根了也得認。
這不得不讓我想起了年三十被黃世仁逼死的楊白勞,被這些世俗快要逼上絕路的我,是不是會步楊白勞的后塵,還真是個未知數了!
從那時開始我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望著哪位偉大的母親再生出一位高人出來,把春節這個折騰人,浪費錢的“神位”撤下來。像其他舊風俗一樣掃進歷史的垃圾箱。
要不然就把它從里到外都給徹底的清理一下子,摘掉它一路走來被世俗們不斷掛在它脖子上的累贅,掃除那些抹到它身上的污泥濁水和傷風敗俗,讓春節正本清源。還給創造這個杰作者一個歡慶祥和造福人類的本意。
我朝思暮想,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幾十年,一直盼到現在這位高人也沒有被我盼出來。我由原來對春節的愁發展到怕,現在得了春節恐懼癥。每年離春節還遠著那,就開始夜難寢日難食,整天的發愁。現在身體不好,也可能與這個多年的春節愁有關!
千變萬化的大千世界,與時俱進的發展潮流,也帶動了春節的花樣翻新。生活的提高,錢包的鼓,也帶動了春節消費的跨越。乃至于“貢品"的升級。
拜“神仙”和孝敬“土地”也由原來的好煙、好酒、好茶、好飯菜,發展到今天的一路“硬鈔”。給小輩的拜年錢一篇百元鈔是拿不出手了。給小的拿不出手,給三親六故長輩的必須也得加碼。這年頭錢是最得臉的硬頭貨!無論在哪,你要是把錢花到位了,你就是老大,你就是座上賓,你就會暢通無阻。你把黑的說成白的,或指鹿為馬,也沒人反駁你。你要是罵人,很多人會說,“你罵人又巧又好,比宋祖英唱的歌都好聽”!你要是反其道而行之,人們連正眼瞧你一下都嫌費勁。
人們的眼神呀,總是這樣的夠用加好使!
原來的吃東家,喝西家,也發展到今天的吃這個飯店,明天喝那個酒家。倒騰來,折騰去,除了飯店受益外,把其他人弄得都是胃腸不好,頭昏眼花。再厲害點就要往醫院送了!
當看到那上千元的酒席沒動上幾筷子,就要被白白的扔掉時,從窮日子走過來,又從來沒見過大世面,總愛小家子氣貧民百姓的我,這些年對春節的浪費不知讓我揪過多少次心!
難道說,富裕了就要去糟蹋,甚至于把它看作是一種身價的象征和顯白,這不是畸形的陳腐觀念嗎?美國“重兵包圍”,千方百計的想遏制我們,恐怕也是因為我們很多方面過份的浮躁和張揚惹的禍吧!
浪費是有罪的,會受到懲罰的!
還有一項就是放鞭放炮。我們這個地區,現在都住進了樓房。小區大、人口密集。又在三環之外,不受禁放鞭炮的約束。一到三十晚上,鞭炮齊鳴,比著放。有錢的放的鞭炮花樣翻新。沒錢的也要硬挺硬撐。十一點剛過,小區里地動山搖。初一早上,空氣污濁,遍地紙削。本就不達標的空氣質量,更是雪上加霜。一出門炸藥味刺鼻。
一說起應酬這個讓如今的國人們身心疲憊,又傷風敗俗的“怪圈”,現在讓國人們人既無奈又厭惡,明知是陷阱,還得硬著頭皮往里跳,是每個人都難以擺脫得了的頭疼事,也叫“頭等大事”,當今的人們都深有感觸!
我有一門開廠子的親屬、家大業大、親屬多、朋友廣。這年頭鴿子都往亮處飛,何況是嗅覺靈敏、智商又高、總愛勢利眼、競愛攀高枝的現代人呢!一到春節沾點親,掛點拐的都往上糊,不是他請就是你叫。辛苦一年的他們,喧囂、浮躁的環境,再加上繁忙的工作和多方的應酬,他們已經身心疲憊了!本想借假期休息休息,清靜清靜。你來我往的庸俗折騰,實在招架不起把他們逼上了“逃亡”之路。頭幾年不是去南方就是出國。最近這幾年,游夠了,累乏了,哪也不想去了,干脆到周邊城市住賓館躲清靜吧!
可我是一個小小的平民百姓啊,無條件“逃”,又沒地方躲,上刀山下火海,也只好硬挺著吧!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