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走不如近爬”是我老家江西崇義人教育子女安心本職常說的一句話。
我們崇義人大多是明末清初年間從廣東、福建一帶遷徙過來的客家人,由于那里山青水秀、氣候宜人,我們的祖輩便從不同的地方來到這塊寶地繁衍生息、相安立命,過著一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棲的田園生活。時間長了,生活也習慣了,大家都不愿意到外面去找活計,所以我們崇義人被贛南周邊人譽為“石斑魚”。
任何事物的存在應該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崇義人不愿意出去發展主要是他們從骨子里深愛著這片土地,因為那里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只要稍有點經濟頭腦的人在家鄉都可以找到發財致富的門路,再加上那里民風淳樸,客家文化底蘊深厚,大家生活在一起心里非常舒坦。
前些年由于受社會打工潮的影響,許多人誤認為外面好象有錢撿似的,有的甚至丟下自家的田土外出打工,結果大部分人都是碰了一鼻子的灰,最后無功而返。相比之下,那些在家里堅持自己的事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都發了財。后來大家還是覺得老輩子所說的“遠走不如近爬”這句話沒有錯。
我最早接觸這句話是從父親的口里說出來的。有一次,我跟著父親去挖冬筍,到了竹林后,父親便認定一片茂密的竹子肯定有筍子,二話沒說就定在那里刨竹根、清場地,一下子就進入了狀態。而我呢,認為這么大一片竹林,只要多跑幾個地方總能多挖點筍子,于是東一鋤西一鏟,把整個竹山基本上跑遍了,搞得精疲力竭,最后只挖到兩個筍子在簍子里打轉轉。回到父親那邊,他正在不緊不慢地清理他的“戰利品”,咋一看,滿滿的一簍子竹筍。后來他笑著對我說“遠走不如近爬”吧。
到如今,我總覺得老輩子所說的那句話還有著更深層的內涵。它告誡我們無論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須一心一意、心無旁騖,不能三心二意、好高騖遠。
上一篇: 當官的竅道
下一篇: 音樂雜談(二)——傷痛游戲曖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