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最近關于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中,把嚴以修身放在首位,明確“修身為本”,使人眼睛一亮。反省過去的反腐倡廉工作,教育活動不可謂不多,制度也沒少定,但腐敗現象卻沒少出。究其原因,除了權力過度集中、監督缺失等外部因素外,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貪腐者在金錢、權利面前把持不住自己,內心發生了變化,在思想上經不住考驗而敗下陣來。因此,倡導領導干部修身為本,就顯得格外重要。
修身,就是人在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過程中所達到的境界,它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著自身的行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中國傳統的道德理念,也是一種價值追求。修身而后齊家,家齊而后治國,國治而后天下平。修身被放在第一的位置,是我們應該謹守和發揚光大的。
修身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我們倡導的修身,除了傳統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悌慎廉等外,最主要的還是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這在不同時期也有著不同的表現。如在革命時期,就是要勇于斗爭,不怕流血犧牲。新中國建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進入市場經濟以來,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在貨幣幾乎可以買到一切的今天,我們看到一些領導人員經不住金錢、權力、地位、美色的誘惑,墮落成為罪犯,既令人憤恨,又令人痛心。固然,這與有關制度和環境存在嚴重缺陷有關,但與其個人的素養也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強調領導干部修身為本,自覺堅持基本的法律意識和做人的道德水準是我們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要求,也是反腐治本達到“不想腐”的根本措施。
修身,既然是一種自我約束,它應該達到一種什么樣的境界呢?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說:“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這不神秘,也看似簡單,但真正做到在任何時候都嚴格要求自己是很不容易的,這是一種真正的美德,也應該是我們修身所要追求的境界。這與我們傳統中提倡的慎獨是相一致的,就是說,單人獨處,沒人可以發覺的時候也要自覺進行自我約束,慎重思考,謹慎行動,使自己的行動遵守法律,符合道德標準。
當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提倡修身并非只是涉及個人的事,也遠非慎獨所包含的意義,如當一個班子里甚至是上級領導作出了不合規定的事,敢不敢抵制呢?或者面對腐敗的問題敢不敢揭露斗爭呢?目前社會上所揭露出來的一些腐敗窩案、串案,甚至坍塌似的腐敗現象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這也是我們領導人員修身所必須面臨的問題。提倡修身固然要求每個人必須時刻注意自己思想品德的修養,注意遵守制度和法律以及社會道德,但顯然不是提倡“明哲保身”。“修身”不僅僅只是“保身”,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單靠個人不與腐敗同流合污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靠大家都努力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去,從自己力所能及的方面去推進改革,去完善制度,在搞腐敗的人和事面前堅持制度,堅持真理,自覺抵制腐敗現象,反腐敗才能進一步落到實處。
讓我們以“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為契機,以修身為本,提升自我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使我們的反腐倡廉工作更上一層樓。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