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一世功,倦怠六腑空
來源:作者:王琳寶時間:2013-12-24熱度:0次
寫下這個題目,是想給自己一個警醒和告誡,因為人畢竟是有惰性的動物??克纱賹W僅一時之事,非長久之計,憑自律求知為書山正道,乃學海燈標。
充實的反義詞即是空虛,而空虛,尤其是心靈的空虛則是最可怕的。因為有時候,我便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
飲食對于身體來說,是一種充實,但那僅僅是物質層面的充實而已,而精神的充實才是更高意義上的充實。
讀書是生活的充實,那神奇的漢字,載情載意,像甘霖滋潤心田,升華靈魂,修煉儒雅。因此古人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腹有詩書氣自華”之箴言。
聽音樂是生活的充實,那高山流水般的美妙音符,總會在人的心底引起共鳴,如伯牙鐘子期一見如故,永結知音。
行走亦是充實,因為自然人文的東西不覺間便被眼睛撲捉,在大腦的溝回里打下深深烙印。這里,我們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顛倒過來,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充實心靈的方式多多,看庭前花開花落,望長天云卷云舒;登高瞻遠,海邊觀潮,觸景生情,吟詩作畫;重回故鄉,探親訪友,撿拾童年,回憶往事;邀三五知己,溫一壇老酒,泡一壺茗茶;晝聞鳥語花香,夜聽天籟之聲;甚至打一趟太極,做一套瑜珈;閉門思過,“吾日三省吾身”;甚至念一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如此等等。
中國向來不缺勸人讀書勵志的典故:“鑿壁借光”、“囊螢夜讀”、“懸梁刺股”、“程門立雪”……宋人黃庭堅亦有語: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書中有史,可以鏡鑒;書中有智慧,可以開心竅;書中有英杰,可以做高標;書中有箴言,可以傳子孫;書中有哲理,可以格物致知。且不說書中自有“千鐘粟”、“黃金屋”、“顏如玉”之類了。
由此可見,書之于人,裨益多多。猶如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猶如空氣和水須臾難離。遠離了書籍,即使你錦衣玉食,明鏡高堂,堆金砌銀,寶馬香車,也是精神的乞丐。所謂“家無書香,富貴蠻荒”即此理也!
我曾在一首舊體詩里寫道:最是愜意書作伴,神仙羨我福為鄰。想來用它形容自己的讀書樂趣,亦為妥貼。
倉促絮語,責己勸人:修得讀書一世功,白發莫嘆六腑空!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