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豈能傳謊言
來源:作者:王琳寶時間:2013-11-26熱度:0次
《史記•周本紀》載:“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這就是典故“烽火戲諸侯”的由來。
近日重讀史記此章,遂想起小時候語文課本里“狼來了”的故事。雖然故事的主人公身份迥異,時空遠隔,一個是周幽王,一個是放羊娃,但講的都是撒謊的故事。只不過幽王為博美人一笑,數舉烽火,屢戲諸侯,其結果自然是失信于天下,最后導致亡國喪命。而放羊娃呢,后來果真遭遇到“狼來了”的險境,自然再也無人相救,落得個群羊皆死,欲哭無淚。這倒真應了老百姓“騙人終害己”的俗語。
烽火豈能傳謊言!古之烽燧,關乎軍國大事,既無敵情,誰燃狼煙?可幽王太愛美人,竟不惜拿江山社稷賭幾把。大謊彌天,自然要遭“天懲”。這不,放羊娃僅耍了幾次“小聰明”,便換來了慘痛的血訓!
年少者犯錯,在所難免。若能改過,猶未晚矣。而君王因貪色誤國,則一失足成千古恨也!
一段冰冷的歷史,因了烽火之故,至今讀來熾熱如炭,在我心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