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只憂“潘多拉”
來源:作者:王琳寶時間:2013-11-13熱度:0次
問題奶粉,三聚氰胺,陳餡月餅,染色饅頭,瘦肉精,添加劑,塑化劑,膨大劑,牛肉膏,地溝油……中國食品行業(yè)問題頻出,五花八門,屢禁不止,前懲后犯,其原因何在?
吾竊以為,一者是食品管理立法滯后,多是“狼來了”以后才予補救;二是部門多頭管理(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歸質監(jiān),市場流通歸工商,餐飲服務歸衛(wèi)生)。職責看似清楚,實則難以銜接,因此漏洞多出,監(jiān)管效果不佳。三是法制教育覆蓋面小,社會整體道德嚴重滑坡。四是食品企業(yè)自身管理不嚴,產(chǎn)銷鏈條冗長,檢測手段落后,終端產(chǎn)品問題難禁。五是不法商販見利忘義,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甚至做出傷天害理之事!六是個別執(zhí)法部門的“養(yǎng)魚執(zhí)法”,形成了不法企業(yè)的“保護傘”。如此等等。
面對上述狀況,想起“民以食為天”的古訓,我真的心如針錐,不敢再往下想了:十三億人的吃飯問題,子孫萬代的健康問題,泱泱東方大國的生存問題啊!難道真的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時候”?
國際上的有些傳聞更是危言聳聽,令人心里越發(fā)不是滋味兒:中國人最膽大,什么都敢往食品里添加,什么都敢吃;假如世界末日來臨,恐怕地球上只會剩下他們!在此姑且不論傳言之真實性如何,但不少國家已經(jīng)停止中國部分商品的進口,卻是不爭的事實。前不久,歐美一些老牌市場經(jīng)濟國家竟也出現(xiàn)了“毒黃瓜”事件,更讓世人大跌眼鏡!
中國向有“民以食為天”之古訓,不知何以世風日下,于今怎么變作了“商以利為天”了?我委實想不通,小商小販也就罷了,而那些堂堂的知名大公司,竟也拿老百姓吃的喝的東西作兒戲,其良心何在?商德何在?還有那些負責監(jiān)管的部門又是怎么作為的?怎么都是“事后諸葛亮”和“馬后炮”?
如今問題已出,企業(yè)和監(jiān)管部門同陷尷尬之境,令老百姓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他們不禁要問:如今究竟什么東西才安全?什么地方才無憂?環(huán)境、大氣、水源、糧食、肉蛋、蔬菜等等,哪一樣又能讓我們放心?
在自家的水缸(水源地)洗澡,那是黃口小兒的無知;在自己喝的酒里撒尿,那是老謀子《紅高粱》的穿鑿附會;而在同胞們吃的食品里添這加那,大商小販們對此類見利忘義之舉,又該作何解釋呢?既已為商為販,且以“奸”為前綴,我想恐怕是“無顏于江東父老”!
行文至此,我心哀哉!我心憂哉!食品問題多矣。再不嚴刑峻法,從嚴治理,一旦“潘多拉”魔盒打開,恐怕為時已晚,積重難返!君不見:黑作坊慘不忍睹,南京冠生園偷梁換柱,大上海華聯(lián)饅頭染色,濟源雙匯生豬涉嫌瘦肉精,廣東牛肉膏充斥市場……嗚呼!彼情此況,已足以叫我有淚無言!
我心雖憤怒,然一介書生,回天乏力,況復何求?但危情之下,我總有發(fā)言之權,禿筆之利。借其可發(fā)屈原之天問,可抒心中之郁悶,可憑詩文鼓與呼。以下打油,急就之篇,聊陳心跡,舒我塊壘!
問題食品何頻發(fā),政企汗顏難作答。道德滑坡只拜金,誠信缺失天欲塌!
問題食品將心壓,惡夢纏身夜掙扎。中國雖然非希臘,我心只憂“潘多拉”!
食品安全連萬家,治理需從源頭抓。問題食品要禁絕,嚴查重管靠執(zhí)法!
自古民以食為天,管理不容半點差。嚴刑峻法懲首惡,保我健康大中華!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