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字當頭氣剛強
來源:作者:梁波時間:2013-10-24熱度:0次
做人要有擔當,當干部要敢擔當。省委書記徐守盛同志在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讓講大局的干部受器重、敢擔當的干部擔大任、有本事的干部有舞臺、肯吃苦的干部會吃香。”進一步強調干部要敢擔當。沒有擔當,就沒有闖勁、干勁、拼勁,只有敢于擔當的干部,才去攻堅克難,敢于堅持,敢于碰硬,敢于創新。“敢”并不等于學猛張飛、莽李逵,他們拼的是底氣、才氣、勇氣。底氣硬,腰桿直;才氣足,智謀慮;勇氣銳,勢破竹。敢擔當的干部,才會擔當大任,才敢去擔當大任,才能擔當大任。
“敢”字當頭底氣硬。有底氣,腰桿直。腰直,才能扛得住、頂得起、壓不垮。這底氣是至大的,是至剛的,是浩然之氣,如《易經》里所說的:“在上不驕,在下不卑”。 一個擔當的干部對下不傲慢驕縱,對上不卑躬屈膝。在原則面前,敢于堅持,面對“物之汶汶”,堅守“身之察察、皓皓之白”。在交情物質之前,扛得住親友的“循序善誘”,頂得起上司的暗示與眼色。不但扛得住頂得起,還不被時風俗雨侵淫、欲海迷情壓垮,這才是一個真正敢擔當的干部。
“敢”字當頭才氣足。敢拼,拼的不是力氣;敢闖,闖的不是蠻勁;敢博,博的不是運氣。拼,拼出的是智慧、才氣、巧勁。我黨在土地革命戰爭年代,面對優勢自己數倍國民黨軍的圍剿,我黨沒有怕,而是以“敢”字當頭,英勇出擊。但是毛澤東同志采取了靈活的戰略手法,不拼槍、不拼人、不拼勢力,拼的是戰略、戰術、戰法,四次成功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圍剿。長征突圍途中,更體現軍事大智慧,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這些軍事戰績無不是“敢”字里頭巧妙運用才氣智慧。當前進入了改革攻堅、社會轉型、矛盾凸顯時期,誰主沉浮?是考驗干部的關鍵時刻?是雷厲風行地去抓,理直氣壯地去管,還是繞道走,往后退,踏步踏,這就是一個敢擔當干部旗幟鮮明表現自己的時候了。
“敢”字當頭勇氣銳。沒有勇氣何談“敢”字?戊戍變法的“六君子”之一譚嗣同先生以天下為己任,在變法失敗后,他以“我以為血薦軒轅”的勇氣開中國變法之先例,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其勇氣之銳,勢如破竹,無物可擋,簡直驚天地、泣鬼神。當前一個干部沒有銳意進取的勇氣,怎敢探試改革的深水區,朱镕基總理曾在討論機構精簡時說:“我抱著粉身碎骨的決心來干這件事”,其決心之堅,勇氣之銳,是每一個干部學習的楷模。一個有擔當的干部,碰到困難決不會后縮,遇到矛盾決不會上交,臨難而上,乘勢而為,解決問題。俗話說“士見危授命”。這就是給有擔當的干部大任的時候了。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