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之三態悟開去
來源:作者:王琳寶時間:2013-09-20熱度:0次
清風明月夜,博客進行時。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從古航博友那里讀到一則故事,感悟頗深。霎時間靈光石火,頓生于心。
一位年輕人被朋友出賣,人財兩空,痛不欲生,要跳湖自盡。他在湖邊遇見一位禪師,忙上前傾訴,望大師點化。
禪師帶年輕人來到禪院,令其從地窖搬出一大塊方冰。讓他用力砸開它!年輕人掄斧開砸,虎口震得生疼,冰上只劃下一道淺痕。他再次奮力劈鑿,也只濺起一些冰屑。
禪師不語,讓他將冰塊放到鐵鍋里煮。隨著溫度升高,冰開始融化。年輕人心想:誰不知曉冰遇熱變水這個理兒?過了許久,冰塊終于全部融化。水泡越來越大,發出咕嘟聲響。年輕人喊道:“冰塊化了,開鍋啦!”禪師氣定神閑地問:“你從中有何領悟?”
年輕人說:“我的方法不對,不該用斧劈,得用火燒。”禪師搖頭。年輕人又說:“冰變成水的現象說明,再強大的東西也有弱點。”禪師復搖頭。
年輕人面露難色,躬請賜教。禪師語重心長:“我讓你看的,是成功人生的三種境界!”
“冰雖為水,卻比水強硬百倍。在寒冷惡劣的環境下,它越能體現出堅如鋼鐵的特性。此境界一也——百折不撓。”
“水雖為寒物,卻有一顆上善謙卑之心,它從不參與爭斗,自甘流向低處,哺育世間萬物,卻從不索取。此境界二也——周濟天下。”
“霧雖無力,卻有著最為自由的本體。聚可成云結雨,化為有形之水,散可無影無蹤,飄然天地之內。此境界三也——功成身退。”
年輕人恍然大悟:原來人心如水。人之所以有能力懸殊、善惡不同、生死之欲,皆因各自境界不等罷了!
讀罷這則故事,我已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水有固液氣三態,此乃自然賦形,物理之象,婦孺皆知。而常人只知其表象而不解其深蘊,獨禪師慧眼,從中看出了人生之道!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人若滄海一粟。生若朝露,流年似水,天涯羈旅,山重水復。水之三態,人生況味,何其相似乃爾!
聽一席妙語,悟無限禪機,思百變人生,修治學之道。我復想起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的治學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禪師妙語,以水之三態喻事明理;國維宏論,以人之三態說學布道。此二者,不亦異曲同工乎?!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