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反腐敗的決心不斷加大,反腐敗的力度不斷加強,反腐敗的斗爭不斷深入,李春城、劉鐵男、倪發科、王素毅、薄希來等一批“老虎”紛紛落網,與之相關聯的腐敗分子也被依法懲辦,就是鐵證。對此,人民群眾拍手稱快,大快人心。但是,這與人民群眾的期望值還有一定的差距,人民群眾希望反腐敗,不僅雷聲要大,雨聲更要大。
那么,反腐敗如何做到雷聲大,雨聲更大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是要將腐敗分子清除出黨。古人說:“官廉則政舉,官貪則政危。”堅決懲治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是一場嚴肅的政治斗爭。因為腐敗分子不僅經濟上有問題,政治上也有問題,他們完全喪失了黨性原則和政治信仰,背離了黨的宗旨,動搖黨的執政基礎,可以說是新生的階級異已分子,其實就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公敵,正如陳云的女兒陳偉華說的那樣:“我覺得腐敗分子和叛徒沒有兩樣,是黨內的敗類,破壞力甚至比叛徒還要大!”是敵人就要打倒,是敵人就要消滅!因此,必須將腐敗分子清除出黨,不僅要在經濟上把腐敗分子搞得傾家蕩產,更要在政治上把腐敗分子搞得身敗名裂,臭名遠揚。只有這樣,才能維護黨的純潔性,才能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是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既然腐敗分子是黨、國家和人民的公敵,對腐敗分子就絕不能心慈手軟,更不能縱容,否則就是犯罪。因此,必須做到有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不管涉及到誰,不管后臺有多硬,都要一查到底,并揪出后面的保護傘。特別是要查辦大案要案,查處高官腐敗案件,狠打“碩鼠”和“老虎”;對外逃的腐敗分子,不管跑到天涯海角,都要抓回來,按法量刑,嚴格執法,觸犯死刑的要堅決判處其死刑。唯有這樣,才能給腐敗分子和企圖腐敗的官員以強烈的震撼,從聲勢上形成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才能有效地預防腐敗的發生,這樣也才能取信于民,營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三要充分發揮多種監督作用。毛澤東說過:“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監督是反腐敗的關鍵,要積極拓寬監督渠道,整合監督資源,形成監督合力。人民群眾是腐敗分子的天敵,與腐敗分子水火不相容,與腐敗分子不共戴天,只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同腐敗行為作斗爭,腐敗行為就無處可藏,腐敗問題就一定能夠得到解決。還要高度重視和不斷完善“網絡監督”,因為網絡具有公開、透明、快捷、影響面廣等優勢,已迅速取代一些傳統舉報方式而成為新的反腐利器,對腐敗分子已形成強大的威懾力,所以網民稱:“網絡力量高舉起新的反腐利劍。”只有充分發揮多種監督渠道的作用,并且使監督機制不斷得到完善,這樣才有利于對腐敗分子形成更大的心理壓力,讓腐敗分子寢食難安,腐敗行為無處可藏。
四是要加強反腐敗制度建設。反腐敗是關系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要深入持久地進行下去,就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因為,制度反腐是人類文明從人治反腐走向法制反腐的必然選擇,在整個反腐敗體系中,制度是防治腐敗的重要武器,也是重要保障,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各項要素中,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穩定性和連續性。鄧小平說過:“制度反腐是懲治腐敗的治本之策。”因此,要與時俱進,實事求是,拓寬視野,并不斷吸取國外反腐敗先進經驗,建立起一整套的科學的、嚴密的、完整的、有效的、管用的制度,構筑懲防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這樣才能從源頭上遏制腐敗,不斷開創反腐敗斗爭的新局面。
對于反腐敗來講,雨聲比雷聲更大,并不影響安定團結的政治大局,不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威信,不影響經濟建設和改革步伐,反而會更加堅定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仰、信任和信心,更加振奮各族人民緊跟共產黨、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熱情、干勁和精神。
地址:湖南省古丈縣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