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
來源:作者:向衛華時間:2013-07-12熱度:0次
對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中央要求“全黨發揚整風精神,重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
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正常的政治生活和工作需要,但是現在連“批評”二字也鮮有提及了,就不要說真格的批評了,特別是大是大非、原則問題面前,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被丟掉了,早已“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近些年來,無論是在日常工作中,還是在黨內民主生活會上,有一種不正常的現象,那就把“批評與自我批評”變成了“表揚與自我表揚”、“吹捧與自我吹捧”。在自我批評時,往往是先總結一大堆成績,像作報告一樣洋洋灑灑周全圓滿,把所有的成績全攬在一個人身上,把自我批評變成了自我表揚和自我吹捧;然后再說些“與上級要求和群眾期待還有差距”、“工作不平衡”之類的套話,有的還大倒苦水,大喊委屈,引得他人十二分的同情。在批評別人時,同樣是贊美之詞成章,然后是不冷不熱、無關痛癢的諸如加強學習之類的所謂“狠”話、“重”話提上幾點,算是過得掉關了;更有勝者,則是猛“批”對方休息太少、考慮自己身體太少,如此等等,拿著肉麻當有趣,把批評變成了表揚和吹捧。這種現象,顯然是不正常的,也是極其有害的;這種現象,對于黨的事業,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于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有百害而無一利。
這些都是一種庸俗的風氣,是黨風不正,黨性不純的表現。那么,我們為什么會丟掉“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有這么幾個原因。一是對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些干部喜歡做“太平官”,形勢大好,成績卓著,聽到的是一片贊揚聲;既然如此,何必搞什么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不是無事找事做,自找麻煩,刨草找蛇咬?二是認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會破壞良好的工作氛圍,不利于建立“和諧社會”,有的人心有余悸,把對工作不力、工作失誤的正常批評,當作“亂扣帽子”,看成是過去極“左”路線的回潮;有的人錯誤地理解“領導藝術”,把左右逢源當作為官之道,盡可能“多栽花,少栽刺”;有的人不能做到“打鐵還須本身硬”,缺乏無私無畏、無欲則剛的底氣,只好一團和氣,明哲保身;有的奉行好人主義,搞一團和氣,面對錯誤的東西,熟視無睹,聽之任之。三是對批評與自我批評產生反感,有的人喜聽順耳的話,聽報喜則樂,聽報憂則皺起了眉頭,聽到一些比較尖銳的批評,更沉不住氣了,認為是與自己過不去,于是千方百計找機會給批評者穿小些,甚至進行“無情斗爭、殘酷打擊”;有的諱疾忌醫,拒絕接受中肯的批評幫助,什么“良藥苦口利于疾,忠言逆耳利于行”,那都是騙人的鬼話。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共產黨人的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特有風格和品質,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重要標志之一,革命導師們在創立無產階級政黨時都異常重視并反復強調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保證黨的肌體不受侵蝕的銳利武器。馬克思把批評與自我批評比喻為“批判的武器”:“沒有這種批評就不可能達到團結。沒有批評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談不到團結”;恩格斯把它形象地稱為 “工人運動生命的要素”;列寧在《談談政治同教育的混淆》一文中強調:“自我批評對于任何一個富有活力、朝氣蓬勃的政黨來說都是絕對必要的。” 斯大林認為:在無產階級政黨“取得了政權以后,尤其需要自我批評”。
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黨三大優良作風之一。毛澤東認為,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用來調整黨內關系、解決黨內矛盾的主要途徑和方法,是保證黨的肌體健康、黨的組織堅強、戰斗力強的銳利武器;鄧小平曾經告誡全黨“批評的武器一定不能丟”,并指出:“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可謂一針見血,語重千鈞,意味深長;江澤民也曾經語重心長地指出,黨內“好人主義”盛行、放棄原則、息事寧人、軟弱渙散的狀況必須加以糾正;胡錦濤強調,“推進黨的建設這一新的偉大工程,要求我們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習近平把批評與自我批評,稱之為“正確處理和有效地解決黨內矛盾,克服缺點,糾正錯誤的科學方法”。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抵御各種政治灰塵和腐朽思想侵蝕、糾正自身錯誤、解決黨內矛盾、維護黨的紀律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們黨光明磊落、富有生命力的重要體現。批評與自我批評雖然“苦口”,但它卻是解決黨內矛盾,推動黨不斷自我發展的一劑“良藥”。我們黨需要批評與自我批評,就像萬物需要陽光、空氣和水一樣。因為黨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過程中,難免遇到艱難挫折,總會有勝利,有失敗,有成績,有失誤。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不在于它沒有缺點,不犯錯誤,而在于它在缺點錯誤面前所持的嚴肅態度。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共產黨員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最好武器。毛澤東同志用“天天洗臉、天天掃地”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比喻,生動而深刻地說明共產黨人在自己的征途中,不可能不犯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
其實批評與自我批評并非我們共產黨人所專有的武器,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團體,都擁有它也在運用它。所有政黨和組織所深諳不疑的:人犯了錯,事情出了紕漏,沒有批評,就不成體統,且會壞大事,因為沒有批評就是姑息養奸,沒有批評就不可能吸取教訓,懲惡揚善。往往許多時候,批評或多或少還會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對于批評不管被批評者是口服心服,還是只口服而心不服,一般情況下,還是有警策作用的,至少讓一些人能有所收斂,能懾于批評的力量而循規蹈矩。就我們黨來說,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一個負責任的不愿丟棄傳統的政黨,一個不甘人后立志創新的黨,一個講原則、講正氣、講紀律的黨,是決不會放下手中由老祖宗們傳承下來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銳利武器的。
因此,在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活動中,要起到觸及思想和靈魂、動真碰硬的效果,我們就應該理直氣壯地重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匡正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風氣,針砭時弊,扶正祛邪,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
地址:湖南省古丈縣紀委
郵編:0743——416300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