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地震再次檢驗政府慈善機構的公信力
來源:作者:向衛華時間:2013-04-25熱度:0次
蘆山地震再次檢驗政府慈善機構的公信力
“4•20蘆山地震”牽動了億萬人的心,人們以不同的方式祈禱死難同胞在天國里幸福;同時,也通過不同的方式紛紛解囊相助,小流匯聚,善意凝結,希望借善款表達一份對災區的關切之情。這就是說,“蘆山地震”再次檢驗政府慈善機構的公信力。
“郭美美事件”讓公眾傷心透頂,恨不得罵紅十字會的娘。自從“郭美美事件”以后,紅十字會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機,其影響甚為綿長。時下,公眾對以紅十字會政府為代表的慈善機構的公信力產生了懷疑。有網民這樣說道:我再也不給紅十字會捐款了,要捐就直接或親自捐到災民的手里,讓自己捐的錢要真正落實到災民手上,而不是成為郭美美澳門的賭博的籌碼。這并非危言聳聽,有媒體曝光:成都市紅十字會在汶川地震后設立的募捐箱因多年未取善款,箱內紙幣竟長出了白毛;汶川5.12大地震讓無數國人垂淚,紛紛慷慨捐款,數額達到驚人的數千億元,可當國家審計署公布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審計結果后,才知道全國人民捐助的善款搖身一變,變成了科級領導的辦公大樓、一輛輛的豪車以及官員們的胡吃海喝。這樣做的結果,棄用的不僅是幾千元善款,傷害的更是眾多善良的心靈,如此褻瀆的舉動,令愛心人士望而卻步。這次“蘆山地震”后,盡管紅十字會第一時間進入災區開展救援,卻不斷遭受公眾質疑,甚至遭受網民的謾罵,就是最好的例證。
就“4•20蘆山地震”,公眾對紅十字會產生不信任一事,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社會監督委員會做出決定:現在大家的主要精力還是抗震救災,待蘆山地震災后的緊急救援救災基本完成后,將擬于5月中下旬重新啟動針對郭美美事件的調查,并邀請社會公眾同步參與。但是公眾對此并不買賬,因為“郭美美事件”留在公眾心里的陰影一時無法消除。正如網友們在網絡上發帖子說:當一個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如果下次出現王美美、張美美、李美美,咋辦?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好不?學習臺基金!跟帖的竟達1、2萬多人。可見,以紅十字會為代表的政府慈善機構,要想重塑自己的形象,已經是很難、很難了,正如網友們說的那樣:已經信譽掃地,重新調查能挽回嗎?不管你調不調查,公信力已經喪失;美美炫富顯豪奢,紅會改革放白鴿。比比劃劃夸海口,捐完你妹捐你哥”;調查郭美美其實是掩飾紅十字會的脆弱;一些微博用戶則譏諷中國紅十字會“去向郭美美要捐款吧”。中國獨立評論人徐紹林在其新浪微博“老徐時評”中說:“一個國家扶持的慈善機構混成這個樣子真的很悲哀,紅十字會的公信力之低可見一斑。”
紅十字會受到公眾質疑不是特例。時下,政府或政府部門的很多工作,政府工作人員的很多工作都不時受到公眾的質疑。究其原因,就是很多時候政府工作人員以一個高高在上的姿態進行工作,不能親民,不能愛民,不能與群眾打成一片、不能與群眾同甘共苦,并沒有以一個公仆的身份、服務者的姿態,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于群眾的合理訴求不能盡快、盡善、盡美的完成;對于群眾的不合理、就是不合法的訴求,不能耐心的解釋政策和法律,而是呵斥或者不理,甚至動用“牢教”制度,讓群眾十分寒心;對于各種誘惑,又常常無法自制,不斷的跨越底線和紅線。從而導致公眾對于政府公信力的大大降低。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災難面前,愛心人士無論是將善款捐贈給官方慈善組織還是民間公益組織,都是殊途同歸。作為連結億萬群眾愛心和災區人民冷暖的紐帶,政府慈善機構應常懷虔敬之心,尊重每一筆來之不易、聚沙成塔的善款;同時,對每一筆捐款、每一筆開支,都要進行公布,接受公眾的監督,如果不公開、如果沒有監督,那么公信力自然也就不復存在。“面對災難,中國政府能力很強,民間亦不缺乏愛心和支持力量,所缺的是對愛心的呵護。愿蘆山救災能成為重拾公眾對公益慈善組織信心的重要機會。”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的話,是為正解。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要想重塑政府慈善機構的公信力,就應該讓每一分善款都能用在“刀刃”上,這是以紅十字會為代表的政府慈善機構必需回答的問題!
地址:湖南省古丈縣紀委
郵編:0743——416300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