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譯站
來源:作者:星明時間:2013-05-03熱度:0次
誠信譯站
星明
山東交通學院里有個誠信小店,后來誠信小店因多人參預改成為誠信譯站。
一開始是位名叫孫鳳慧女生,她開店只中把自己名字寫在上面,同學們看到她的名字,就會到那兒買東西。后來也有不認識的也到那兒買。這個小店經營方式就是顧客自己挑選完東西后,自己付款經營。是個考驗誠信的創意小店。
后來小店突然失盜,對小店主人孫鳳慧打擊很大。停了幾天后,來孫鳳慧想,這些東西被拿走,不是同學干的,還應該把這個店辦下去,也給自己個機會。雖說這次失盜是壞事,但在同學們間產生不小的反響。同學們都想到店主能這么放心,我們也不能為一支筆為一兩塊錢,失去信任。人家信任我們,我們也得講誠信,都自覺尊守。在同學支持下誠信小店的經營反而有了新起色。
小店一開始創立,就引起同學譚成志的特別關注,覺得這個小店是自己來這個大學生活中遇到一大亮點。他把自己身上現有五百元錢往里投,我不要一分錢回報。就是想和你一起做這件事,沒別的意思。孫鳳慧,覺得他這么做必定很有想法,也就接納了他。譚成志的加盟給小店帶來很大變化,首先把誠信小店改成誠信譯站,還給這名字啄磨出一副對聯:上聯是,誠與君大同之信;下聯是,譯交院公便之站。開頭結尾四個字組合起來就是:誠信譯站。門面改了之后,接下來就是擴大經營,增加貨物品種,如:鑰匙小掛件、手機小掛件、女孩兒用一些手套,頭上用的頭飾等一些價格低而常用的一些東西。
譚成志成了小站主要參預者后,有時騎自行車上哪玩去,看到哪兒有什么東西,都會想到這些東西是否小店可賣?大家買后會什么心情,承受價是多少?銷售價應定在哪個部位?這是他常考慮的。
在誠信譯站成長的過程中,無時無刻地章寫著誠實守信,在無人職守情況下,經受住考驗,沒有一次由學生失意事件。這時他們又有新的想法,覺得這錢來自全體同學,應當讓它做些事。2011年10月,誠信譯站團隊創意了誠信譯站助學金,一千元錢捐助了本校兩名貧困生,一年多時間誠信譯站共捐款兩千多元,占全部贏利的百分之八十。
把誠信小站改成譯站,就有相當意義,小站可是起點,也可是終點,而譯站,就是經過的地方。把這個使命傳遞下去,引發社會各界關注,現在許多學校推廣開來,東西電力大學、無人售水小站;江西九江學院自助售貨超市;南京藝術學院附中的誠信譯站商店;這是對誠信一種推廣,也是對誠信一種考驗,很多大學都在效妨它,也在自己學校辦這樣誠信譯站。能保有人們對社會一點點美好理想,正如志同學所講,這也正是對他道德陶冶。
在學校經歷了這誠信譯站學子,他們畢業后走向社會,走向自己工作崗位,他們內心中一定保有誠信譯站留給他們火種,一旦有機會去幫助別人,在社會中樹立比較溫馨的互相有信任感的、有寬容度的社會環境,一旦有這樣環境他們采取各種各樣方式來傳遞這種誠信。
現在把它一下搬到社會上,可能會困難,但這事能引起這以多人關注,說明社會中人,內心也渴望能有這么一個誠信,都在呵護這誠信的種子,內心也需要這么個誠信譯站,把它稱作是道德加油站,心靈靜化加油站。同時每個人也希望自己也成為這個誠信譯站一員,來傳遞這種正面能量給別人。
每個同學心中都有一團火,想把這個小店維持下去。因為沒有失信的事件越傳越廣,成為學校品牌,每個有集體榮譽的學生都不愿意打破這種誠信界線。
但是并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說明大家都有這么個美好愿望,希望這種美好,這種互相尊重這種環境保留捎微長久一些。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