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頭照——濱州惠民縣棣州古郡坊 高山/攝
刊頭題字——王?。ㄖ貞c市銅梁國土資源局)
1——時刻關注年輕職工
——我眼中的楊院長
作者——凌曉春
我初次接觸楊院長是在2005年,雖然時過多年,但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進入研究生二年級之后,因為課程已經結束,所以想提前接觸下生產一線工作,因此冒昧的聯系到了國土測繪院,沒想到院里給予了我極大地熱情,初次見面就沒有拿我當外人看待,不管是從生活上還是具體工作都給予了充分的關心。記得那時的楊院長臉上一直掛著親切的笑容,話語溫暖體貼,讓我緊張忐忑的心慢慢地放松了下來。一直到我實習結束即將回到學校,楊院長多次給予我關懷,使我堅定了畢業之后進入測繪院的決心。
2007年是我命運坎坷的一年,突然而來的省屬事業單位考試,讓原本顯得輕松愜意的就業顯得飄渺起來。筆試很順利,40多人我名列前三,進入了面試,正當我躊躇滿志意氣風發之時,在省廳的面試給了我當頭一棒,抽到第一個面試名額的我由于麻痹大意,準備嚴重不足,面試成績極其不理想,最終名落孫山。巨大的反差一時間讓我茫然不知所措,懵懵懂懂的下樓,迷迷糊糊的回到住的地方,突然失去了未來的方向。讓我意外的是,第二天就接到院里的電話,讓我到院里一趟。當時一院的蔡建生主任和大院的劉保東主任首先安慰了我,然后轉達了楊院長對我的關心,楊院長對我的要求是“面對打擊,挺起胸膛,不管是繼續在院里干下去還是另尋他處,要對自己有信心”。就是楊院長的諄諄教導讓我重拾信心,也下定決心繼續在院里干下去,哪怕是以一個臨時工的身份也堅定不移,即便我之后通過了國家測繪局南海分局的面試,接到了錄用通知之后也沒有動搖我的決心。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2008年4月,我再次參加省直單位考試,并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面試。記得,那時我正跟隨三分院在鄒城測區,楊院長帶隊去慰問之時,得知我順利進入面試之后,大大地鼓勵了我一番,面對充滿笑容的楊院長,縱有千言萬語卻不知該從何說起,晚上為了感謝楊院長對我的關心,不知該如何表達的我一口喝下了整杯白酒,也將我一年來的重重壓力釋放了出來。面試之前,楊院長怕我心里有負擔,又特地把我叫到她的辦公室,叮囑我要放下壓力,輕裝上陣,充分準備,只要自己準備好了,結果肯定是好的。本來忐忑不安的心,也慢慢地平靜了下來,最終我順利地通過了面試,即將成為院里正式的一份子。沒想到正應了好事多磨那句話,在之后的體檢過程中,我有一項指標不符合要求,又是楊院長及時指示說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就接收??梢哉f,我能順利進入國土測繪院,都是楊院長一直以來關心支持的結果。
2008年11月,趙明金院長帶我們趕往下一個測區的車上,突然低沉的說,楊院長家里出了點事。我連忙追問怎么了,趙院長說,楊院長的兒子走了,我一愣,走了?當我得知結果時,仍不敢相信,我還記得在2008年上半年,一天碰到過楊院長和她的兒子,那是一個充滿了朝氣,很干凈利索的男孩,楊院長面對孩子時自然流露出的慈愛讓我很是羨慕。面對突然而來的噩耗,楊院長所受的打擊可想而知。沒想到,就算是面對這樣沉重的打擊,楊院長一樣堅強的站了起來,她化悲痛為力量,在2008年將全院帶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都說楊院長對職工大方,對自己卻節儉到吝嗇的地步。說實話,開始我對這點有所懷疑,我想當然的認為,作為一個院長,出差住個好點的酒店并不是什么過分的要求。但是在膠南的一次經歷,讓我徹底的改變了這個想法。當時楊院長出差到膠南,第一天是膠南國土局接待的,他們將楊院長一行安排在國旅大酒店,楊院長推辭不過就住了一晚。第二天,當需要我們自己安排住宿時,楊院長做出了一個讓我吃驚的決定,不再繼續住國旅,而是住進了一路之隔的小城旅館。雖相隔不遠,條件卻有天壤之別,楊院長就是這樣以身作則,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該花的錢絕不多花。
這就是我眼中敬愛的楊院長,一個樸素而高大的女強人,一個帶領全院職工從無錢發工資到年均收入超過8萬元的好領導。我相信,在楊院長的帶領下,我院會沿著既定的發展方向高速前進,一步一個腳印的開拓提高。
(山東省國土測繪院)
2——感悟平凡
作者——李強
生活是平凡的,像一條幽長的街道,來往的人總是那樣匆忙而過,沒有太多的停留,沒有太多的駐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歲月一天天在平凡中流逝,每天面對的太多,只是平淡得甚至沒有一絲色彩的平凡。然而正是這平凡造就了這個世界,也成就無數個輝煌的人生!
閑暇之余,有時點燃一支香煙,獨自欣賞著一首引人入勝的曲子;有時推開窗戶,傾聽夜雨淋淋漓漓的聲音;有時沏上一杯香茗,細細品嘗著其中滋味。就在那一瞬間,驀然回想起了那些曾被自己蹉跎的一個個平凡的歲月,平凡的風,平凡的雨,平凡的天,平凡的地。有時思緒伴著我回到了那無拘無束的兒時,綠樹掩映的庭院里,我和伙伴們無休止的玩著彈玻璃球的游戲;涼風席席的夏夜里,在地上鋪上涼席聽大人講故事;期盼的星期天里,跑到書店里捧著一本本連環畫如饑似渴,愛不釋手,恨不得全部擁有它們。回想起來,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樣的平凡。
在紛雜的平凡世界里,我們有的只是鍋碗瓢盆、柴米油鹽,我們所擁有的只有平凡,平凡的文字、平凡的信手涂鴉,除了平凡還是平凡。平凡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本質,中國的古訓中就有“小處不可隨便”的說法,說的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大多數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而在平凡小事之中,卻可以折射出人本質性的東西,所以也就有了這樣的一句話——小事做不好的人,大事也做不來!
平凡,也可以在平凡的心態中做到最好!不能成為參天大樹、棟梁之材,卻可以做一棵小樹,在炎炎烈日下為人們遮擋一點點的嬌陽;不能成為一泄千里的大河,卻可以做一條小溪,去潤澤一片片良田。我們不因平凡而凄凄艾艾,不因平凡而自暴自棄,不因平凡而裹足不前,也不因平凡而怨天尤人。相反,因平凡,我們多了一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境界,從而也多了一份對生命靜靜的體驗和對人生細細的品味,在平凡中怡然自樂,在平凡中靜靜思索。(高密國土資源局)
3——熱愛春天
作者——王磊
蕭索單調的冬季里,總是在盼望春天。盼望草長鶯飛,絲絳拂堤;,盼望千樹瓊花,碧波漣漪,盼望蘭馨蕙草,潤物如酥;更盼望她的春色滿園,落紅如雨。如今,春季已到。春天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古往今來人們幾乎用盡了所有美好的詞語詩句來形容贊美春天。春天,帶給人生命力、帶給人希望。
新綠、嫩綠、鮮綠、翠綠,滿眼的綠色呀,溫柔著我們的視線。還有那星星般閃動的一點點紅、一點點黃、一點點粉、一點點紫呀,也驚喜著我們的目光。于是,開始在春天漫步。踩著她松軟的泥土,才知道生命的溫床可以如此地平實。只要季節的老人飄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種子,都可以在這里孕育,并賦予生命一種變換的姿態。春,絕對是一幅飽蘸著生命繁華的畫卷。無論是破土而出的,還是含苞待放的;無論是慢慢舒展的,還是緩緩流淌的;也無論是悄無聲息的,還是鶯鶯絮語的,只要季節老人把春的帷幕拉開,他們就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這里匯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于是,開始在春天漫游。披著柔媚的春光,讓略帶甜意的風,從身邊掠過。就會領悟到春的氣息里,其實包含著一種最令人感動的柔情。也會覺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親,她竟選擇在萬物蕭條的冬的盡頭,將千姿百態的生命孕育而出,讓它們踏著那最為柔媚的第一縷春光,相擁而至,把無限的生機帶給人世。春,也是一拱彰顯著生命神奇的畫廊。你看,每一種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態,而每一種特定的形態,都包含著特定的生命信息。無論是高大的,還是弱小的,都要經歷著有生也有死的歷程,也都有稚氣和成熟的時節。無論是引人注目的,還是平淡無奇的,都要沿著那特定的時令軌跡,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間里,完成一段生命的壯舉。也無論是否有名有分,無論是生在富饒的家園,還是長在貧瘠的沙土,所有的,所有的,所有所有的在春天萌生的萬物呀,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用盡全部的熱情,譜出一曲生命的頌歌。
這就是春,因著萌生在這里的生命的齊奏,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種神奇的美麗!
暖暖的春風飛來了。她好比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姑娘,帶著一只彩色的神筆,到處歡快地畫著。
春天里人們更忙了。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你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來來往往地穿梭著忙碌的身影,鄉村的田地里,農民們在播灑著希望的種子。同樣我們也應該更加努力的開始工作了。
我們熱愛春天,因為春天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新的希望!
(山東地礦地熱開發投資有限公司)
4——沉默
□燕壘
沉默
一直被贊頌
被稱為一種美德
它是包容和忍讓的結果
是承受和認可的形式
甚至是一種冥想的境界
所以人們說
沉默是金
在形式上
沉默總是
在該回答時不回答
在該拒絕時不拒絕
在該抗議時不抗議
在該述說時不述說
在該質問時不質問
然而
沉默有時
并不代表軟弱
并不代表無語
并不代表同意
并不代表默認
沉默只是一種方式
通過這種方式
在矛盾中在糾結中
在猶豫中在痛苦中
在憤怒中
抵達思想的深度
找到折中的出路
做出正確的選擇
等待事實的清白
最終
沉默
讓激憤冷卻讓混亂清晰
讓痛苦緩解讓真相浮出
讓黑白分明
或許還能讓幸福長久
在這紛擾嘈雜的世間
很多時候
人們都該沉默
不是三緘其口
而是沉思默想……
東營國土資源局東營分局東城所
5——致小鯉魚
□孟然
很偶然地
我經過兒童垂釣園
在一群孩子的笑鬧聲里
看見了你
一條紅色的小鯉魚
曾經是江河里
無拘無束的浪子
在你的世界里自在游弋
曾經是傳說中的神祗
龍門之上的完美一跳
成為不朽傳奇
而今卻屈身于一米見方的小小水池
在頑童們的釣鉤間流連嬉戲
或許由于貪吃的劣習
你終于被魚鉤鉤起
拼命想要掙脫
卻越來越覺得無力
直到最終放棄
才明白——
貪婪是生命最難突破的禁區
孜孜以求的
也許只是一個謬誤
生活與理想
永遠隔著一段距離……
曲阜市國土資源局
6——行香子
生日抒懷
□郭偉
今夜無眠,追憶流年。
逢辰日、揮灑詩篇。
功名未就,忠孝難全。
感一身羞,一身重,一身堅。
人生似夢,宇宙無邊。
求當下、笑對塵緣。
霓屏映月,杯舞風弦。
賀三更詞,四更酒,五更天。
濟南市國土資源局長清分局
7——“鳶都杯”國土人的故事征文01
高密局的“萬事通”
王瑋
“我要說的“萬事通”先生是我們高密局礦管科的老曲,因為他懂的多,大伙兒都親切地稱他為“萬事通”先生。
老曲大名曲海波,今年年近花甲,中等身材,稍胖,濃眉大眼,厚嘴唇,皮膚既黑且粗。第一印象都感覺他不像個能說會道的人。然而你若和他在一起,找個話題先和他作個“熱嘴皮子”運動,不消半盞茶功夫就把他的談興調動起來了。他調門不高,語速不疾不徐,娓娓道來,就像趙忠祥解說《動物世界》那種腔調,給人以親切柔和之感。許多人向老曲請教,琢磨著如何才能難住他。但這種可能性十分渺茫。天文地理、文學歷史、哲學宗教……老曲張口就來,而且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相互配合,旁征博引,表情豐富,妙語連珠,令聽者無不生發“人不可貌相”之感慨。
礦管科科長尤湘杰說,老曲是咱們高密礦產“第一人”呢!1988年局里成立礦管科,他既是科長又是科員,標準的“光桿司令”。老曲的認真勁兒也是出了名的。高密境內礦種單一,存在的礦山安全問題主要是崩塌。他每次到礦山檢查工作,總是先仔細巡查一遍,用小錘子敲敲,這兒看看,那兒聽聽,不放過任何角角落落,發現安全隱患非得讓礦主作出整改保證并簽字畫押才肯離開。
老曲愛吃驢大腸,他常說:“買上截驢腸子下下鍋,再來上個“二鍋頭”,給個神仙都不換”。但他又是個從不講究吃喝的人,有時候他到荒山野嶺搞地質勘察,背著軍用水壺,捎上幾張卷了大蔥抹醬的烙餅,啥時餓了啥時吃,照樣吃的噴香甘甜。
老曲也不講究衣著打扮,常見他穿著一件深灰色外套,上下班或是下鄉,總是背著一個土黃色的帆布包,看上去,不像蹲機關的,倒像個老村長。包里裝滿了扳手,鉗子,螺絲刀,電筆,剪刀,字典,民間風俗大全等物什,擺出來可以開個雜貨鋪。有時辦公室的桌、椅或是飲水機什么的壞了,老曲就自告奮勇地說,不要緊,有老曲在,還能委屈著同志們!他抓起一把工具過去,很快就搗鼓好了。單位有個寫小說的,是省級作協會員,寫作中遇到難題,也常向老曲請教,往往都能得到滿意的答復。有人對他說:能者多勞,你懂得越多麻煩就越多。老曲反駁道,啥都不懂麻煩更多,與其麻煩別人,不如麻煩自己。
有天下午,科里的老梁要趕寫一份材料,打開電腦后主機里傳出嗡嗡的蜂鳴聲,顯示屏上無影像,把老梁急得直搓手。老曲走過去一看,二話沒說照著電腦啪啪拍了兩巴掌,把全科室的人都嚇了一跳,以為他喝醉了呢!誰知,那電腦居然乖乖地恢復了正常工作,驚得老梁連問老曲是不是有特異功能。老曲道:哪兒呀,我拍兩下是想研究研究咋回事,哪想到拍拍就沒事了。
一次,我和他閑聊,話題扯到了道教上。我說道教的創始人是老子。老曲用手指著我呵呵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這你就大錯特錯了,道教的創始人是漢代的張道陵。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道教和道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把二者弄混了。聽他這一說,我忽然想起金文明的《石破天驚逗秋雨》上仿佛提到此事。由于不敢肯定,所以當時沒表態。待回家一查資料,他是正確的,不由地對老曲佩服的五體投地。
有人曾經指責說,這個老曲,把精力全用在這些“烏七八糟”的東西上,能不影響工作嗎?他這是不務正業。殊不知,老曲對業務那是門兒清,他親手編制的《高密礦產資源管理(2000-2020)總體規劃》獲得國土資源部優秀科技成果獎,連續6年被省廳評為礦產資源管理先進個人。全市哪個位置有什么礦,坐標是多少,儲量是多少等等,不必翻資料查地圖,問問老曲就行了。用他自己的話說:你們都說我是“萬事通”,連自己手里這點活都不通,還算什么萬事通呢?
(高密市國土資源局)
就寫故事
由本報與濰坊局聯合主辦的《“鳶都杯”國土人的故事》征文啟事上周發出后,本報已收到稿子數篇。感謝大家的大力支持與熱情參與。說實話,來稿中,符合主辦方初衷的不是很多。我們這次征文比賽,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長期默默無聞承擔著保護資源保障發展重擔的國土人“露個臉兒”。在眾多的業務報刊雜志中,多是“見事不見人”的新聞消息、工作研究,很難讓“國土人”走上臺前。我們經常私下交流,國土資源系統千軍萬馬,可謂“藏龍臥虎”,“能工巧匠”眾多。我們想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把一個個幕后英雄推上前臺,大家互相交流認識一下,在交流中增進友誼,互相學習,互勉共勵,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因此,希望大家遵循“故事”的寫作規律,不要寫成通訊,不要拘泥于業務,重在從平凡的生活、工作“故事中見人”,只要能寫出“有血有肉”體現主人翁特點的“故事”足矣。
從本期開始,將擇優發表作者來稿。開篇《高密局的‘萬事通“》就寫了一個老礦管科長的故事,或許有點啟發吧!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