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820:53:40| 分類:齊魯風2013見報稿| 標簽:|字號大中小 訂閱
刊頭照——淄博 周村 狀元府悌德樓 阿文/攝
刊頭題字——張樹森(濰坊市國土資源局)
1——榜樣的力量
——向楊艷萍院長學習心得
作者——丁仕軍
目前,院黨委開展了向楊艷萍同志學習的活動,全院掀起了學習楊艷萍院長先進事跡的熱潮。五分院積極響應院黨委號召,在分院內部開展了一次向楊院長學習的討論會。我分院雖是一個新成立的部門,卻有著特殊的人員結構----老中青,傳幫帶。在會上大家各自都談了在工作中、生活中楊院長對我們的諄諄教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
會后,我陷入了冥思,想起了工作生活中的點滴。2005年大學畢業后進入測繪院,來院里第一頓飯是楊院長宴請的我們這些新學員。席間,楊院長對我們說“歡迎你們加入測繪院大家庭,以后我們就是一家人了,這里就是你們成才的搖籃,就是你們安居樂業的家園,我們有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為了我們的明天更美好。工作中我是你們的院長,是你們的領導;生活中就是你們的楊阿姨。”楊院長一番話讓我們這些剛走出校園的學生感到了家的溫馨和領導的關懷。
2006年,在七月流金、烈日炎炎的日子里,我分院承擔了國家重點項目——泰山高程測量。在蜿蜒的盤山道上,我們肩扛手提背負著測量儀器,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著水準測量。狹窄陡峭的山路中,太陽的直射加上山石的反射炙烤,一天下來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曬干好幾遍,臉色都變得黑黝黝的。楊院長不顧天氣炎熱、道路崎嶇,一直陪伴著我們,時刻提醒我們注意安全,保證質量,每到一個水準點進站的時候,楊院長總是第一個給我們遞過水來說:“天熱流汗多,多補充水分”體現出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中午,楊院長從背包里拿出我們的午飯——“范鎮燒餅”礦泉水、咸菜疙瘩、火腿,還有黃瓜等,除此之外包里還有創可貼、紗布、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急救藥品,背包跟我們的儀器一般重。楊院長以實際行動帶領大家真抓實干,在接下來的測量中大家誰也沒有喊過苦,喊過累。
2009年夏天,我接到母親的病危通知,頓時如天塌下來一般,手足無措,楊院長及時打電話安慰鼓勵我,讓我懂得了作為男子漢所該擔當的責任。在我母親手術住院期間,楊院長擠出時間到醫院探望我母親,并囑咐我要暫時放下工作,安心陪好老人;在我母親術后恢復期、化療期,楊院長幫忙找過醫生,討過偏方,并一直鼓勵我要堅強,要勇于面對、有所擔當;我母親去世后,楊院長又開導我走出喪母的痛苦。到現在我依然記得母親跟我說的:“你們領導是個好人,好好跟著她干,以她為榜樣,多向她學習”。
……
有關楊艷萍院長的事跡有很多很多,說不完也道不完。楊艷萍院長的事跡激勵我們要加強黨性修養,牢記黨的宗旨;自我要求,自我約束,養成腳踏實地和勇于創新相結合的作風,懷著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我院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楊艷萍院長的人格魅力感染我們要厚德尚賢、甘于奉獻、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在感動和感恩中,回想了楊院長的慈祥和藹;在奮進和奉獻中,感受到了楊院長的嚴格要求。
有一種力量讓人震動,
有一種精神讓人仰慕,
有一種奉獻讓人敬佩,
有一種愛叫做忘我工作,舍己為人,
有一種榜樣叫做率先垂范,向我看齊,
有一種執著叫做恪盡職守,忠誠事業,
有一個人悲痛中臨危受命,逆境中勇于擔當,
有一個人發展中勇于創新,進取中真抓實干,
有一個人潮流中風清氣正,身心中鋼鐵柔情,
有一個人奉獻擔當終不悔,一片赤誠為測繪。
她就是我們工作中的院長,生活中的楊阿姨,工作中的領導,生活中的楊媽媽----楊艷萍。
她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在目前浮躁的社會中詮釋了一個測繪人、一個共產黨員對“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測繪精神的忠實踐行。她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在全院“奮進創優、奉獻成才、厚德尚賢、感恩敬業”文化氛圍中為我們做出了學習的榜樣。
(山東省國土測繪院)
2——情深意重的禮物
作者——王永芳
今年春節期間我和老公、女兒回了趟娘家,剛走到老家的院子里就聽見屋里歡聲笑語、非常熱鬧,原來姐姐和外甥們早已經到了。嫂子正在興高采烈的給孩子們分發禮物。看見我進來,嫂子忙說:“小六(我家兄妹六個我最小),你來得正好,我也給你準備了一份禮物”,說話間嫂子拿出了一雙親手做的新棉鞋。嫂子說:“你也不缺啥,我沒什么送你的,就又給你做了一雙棉鞋,布鞋樣式土,但穿上輕快養腳。我接過鞋,思緒萬千,眼淚在眼里直打轉。
我兒時,嫂子便嫁給大哥。那時我們兄妹多,生活拮據,衣服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等輪到我時早已破爛不堪,幸虧嫂子做一手好的針線活,舊衣服經過她精心加工,就成了花樣翻新的“新衣服”。每逢年節穿新衣服簡直是奢望,但嫂子一定是起早貪黑,加班加點給我們家兄妹每人做上一雙新鞋。每次穿上新鞋,我都高興得不得了,甚至在小伙伴面前炫耀好多天。小學和初中我都是穿著嫂子做的布鞋走過來的。
最難忘是我上高三那年,冬天來得特別的早。天氣驟變,緊跟著一場罕見的大雪,一下就是三天,這突如其來的變天,對于我們這些家遠住校生來說只好等著挨凍了,然而就在第三天,嫂子給我送來了棉衣、棉鞋。在漫天大雪中嫂子30里路程竟跋涉了四個多小時,她滿臉是水,全身是泥,騎得大金鹿自行車已是泥濘不堪。當我穿上棉衣和嫂子連夜趕做的新棉鞋時,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
為了我的軍校夢,我曾到東北參加高考。由于水土不服,導致高燒不退,考試結束第二天就住進了當地醫院,當然成績也沒得到正常發揮。在經歷失敗打擊后,我心灰意冷,身心疲憊,覺得命運不公,于是在抱怨中沉淪,在淚水中徘徊。在醫院煎熬了四十七天后,我哥放下農活把我從東北接回山東。回到家里,老母親看到我狼狽不堪的模樣,心疼地說,“老話講,人命里該當吃一斗,走遍天下吃十升,孩子啊,你一個農村娃能走到哪里?認命吧”。盡管我內心在掙扎、吶喊、我不會認輸,此時我卻無地自容,無言對答。這時一直默默站在旁邊的嫂子說“嗨,啥也別說了,回來就好,小六過來,知道你今天回來,我又給你做了一雙新鞋,你穿上試試合適吧”?接過鞋,我再也忍不住,抱著鞋一頭撲到嫂子的懷里,大哭了一場,把心中所有委屈都宣泄出來。嫂子摸著我的頭說:“傻妹子,哭什么,世上哪有順當的事,等你把身體養好了,再去復讀,明年咱再考,嫂子永遠支持你”。
在家人尤其是在嫂子的鼓勵下,經過自我調節,我又成了一個堅強、自信、勇敢的我。
一晃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現在國土部門工作,丈夫經營著自己的事業,孩子上公安大學,我衣食無憂。卻對鞋始終有一種別樣的偏愛。如今我家鞋柜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鞋,孩子說:“媽媽你快成賣鞋的了”。可嫂子做的布鞋我卻倍加珍惜,因為它在我的心中已不止是鞋,是親情、是溫暖、是理解、是鼓勵、更是鞭策。它凝聚著中國勞動婦女勤勞、樸實、善良的傳統美德;凝聚著家人濃濃親情和殷切的期望。它穿在腳上暖在心里,永遠是我心中最最珍貴的禮物。
(濟南市國土資源局槐蔭分局吳家堡所)
3——巡查路上
□王宗華
春寒料峭的二月,
我們在路上。
穿梭在鄉村田野,
奔走在大街小巷,
不停的去尋找,
不停的在張望。
是什么讓我們忘記了一路的顛簸?
是什么讓我們敢于和寒冷較量?
不是別的,
一切皆因肩頭那份
沉甸甸的擔當。
釋然,
夢中我們依然走在巡查的路上。
諸城市國土資源局賈悅分局
4——春暖
□高麗梅
河面的冰 漸趨單薄
承受不了春風的微詞
推開窗
禁不住滿心歡喜
燕子又輕盈了身姿
高低翻轉出云的心思
猶如怦然而生的火苗
復燃了我的春天
塵封已久的暖意
就要沖破蜘蛛的網
再次靠近往事……
不用留戀
圍爐取暖的日子
且飲了這杯茶
就讓上一季的苦澀滋味
從此歸零
涌動的春暖
早已觸手可及
昌邑市國土資源局石埠分局
5——“三八”婦女節到惠民“走親戚”
2013年3月7日,省國土資源廳慶祝“三八”婦女節開展捐助“貧困母親”和“春蕾女童”活動。得到了人們的廣泛好評。儀式結束后,30多名女干部隨在此工作的“第一書記”走進幫扶村,參觀農村新貌。村民熱情相迎,笑逐顏開,如同迎接自家遠道而來的”親戚“一樣。說起”第一書記“來后一年的鄉村變化,大家直夸國土資源廳派來的”第一書記“干得好! 本報記者吳文峰攝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