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革命烈士詩抄》有感
來源:作者:龍門狂生時間:2013-02-06熱度:0次
自打小學時期,老師們就教誨我們,我們佩戴的紅領巾和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我們這些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少年便對為了革命的成功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充滿了無窮的敬意。
早在小學時期,接受紅色教育的我們就閱讀學習了不少革命先烈的革命故事、詩歌,如連環畫《劉胡蘭》《雞毛信》、兒童讀物《王若飛在獄中》,詩歌有葉挺將軍在獄中作的《囚歌》,陳然的《我的“自白書”》,夏明翰的《就義詩》,惲代英的《獄中詩》等。從那時候起,我就崇拜先烈,仰慕英雄。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葉挺《囚歌》),詩歌中濃縮著葉挺將軍牢獄生涯的深切體驗,是他對于生命、自由和尊嚴之辯證關系的悲壯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擲地有聲,值得深思。“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 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 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陳然《我的“自白書”》) ,這首出自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的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和小說《紅巖》中的先烈詩作,因其激情澎湃、瑯瑯上口、感染力強,多年來一直被收入中小學語文課本,成為一首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篇。我記得,這首詩,當年我背誦得滾瓜爛熟,因為背誦不過,老師不讓回家吃飯。“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就義詩》),提起氣壯山河的革命烈士詩篇——“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人們便會想到它的作者夏明翰。這位只有短短二十八歲生命的烈士,留下的不僅是這首光照千秋的就義詩,也以自己的奮斗經歷在黨的歷史上寫下了重要篇章。
這些詩歌是先烈們生命的絕唱,不朽的豐碑,或直抒胸臆,或宣傳革命道理,或記述戰斗人生,或記錄民間疾苦。字里行間洋溢著昂揚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表現了革命先烈視死如歸的革命氣節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具有深邃的文化思想內涵和珍貴的歷史文獻價值,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后來者永遠向前,為實現共產黨人的最高目標而努力奮斗。
先烈們的革命事跡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永遠為后人們所銘記。劉少奇同志在慶祝建黨四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談到,“當我們回顧四十年歷史的時候,我們對于為共產主義事業和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犧牲的光榮的先烈們,表示崇高的敬意。他們之中,許多是共產黨員,許多是勞動人民,許多是黨外人士。他們在斗爭中,流盡了自己的鮮血,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是永垂不朽的!”
讀了這本書之后,我不禁對自己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你經受過烈士們所曾經受過的鍛煉和考驗么?你的年齡比烈士為革命而英勇犧牲的時候的年齡,或者更小些,或者更大一些;但是你為黨為人民所做的事業,能比得上烈士所作過的百分之零點幾嗎?在解放勝利的今天,假如不奮發學習和努力工作,積極參加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你不會覺得愧對于革命先驅者的鮮血嗎?你能不下定決心,從此以后更加振作起來,急起直追,勤勤懇懇,老老實實,聽黨的話,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人民服務得更多一點和更好一些么?我一次又一次地懷著沉痛的心情和無比的尊敬崇敬,細讀了這些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寫成的詩篇,并閱讀了全部烈士們的傳略,我內心更加激動,感受更加強烈,更加愛好這些詩作。革命先烈們的形象在我的腦海里顯得更加偉大,更加崇高了。我認為,這部詩抄是當下青少年不可缺少的精神教育讀物,是一部愛國主義教育的精美范本,的確值得一讀!
(作者單位:陜西省煤田地質局一三一隊馬萌)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