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懷蛇年春節,年味“花樣兒”多
來源:作者:于學忠時間:2013-02-19熱度:0次
【核心提示】
節儉新風讓中國蛇年春節不一樣,今年過年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在變化,年味兒當然不可能一成不變。在蛇年新春到來之際,我們將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精心創意,讓年味兒更濃,情味兒更重?蛇年春節,蓋州人怎么過?筆者近日走訪多個市民,“一樣的春節、不一樣的味兒”,特向您推薦幾個文明過年創意方案,短信拜年、微博賀歲、掃墓、祈福、旅游……市民的新春生活很豐富;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看看他們如何過一個快樂年、溫馨年、文明年。
短信祝福,原創顯真誠
“蛇年過節不送禮,送禮只送幸福”。這幾天,市移動公司客戶經理羅雅丹女士一有空兒就琢磨拜年短信,已創作了十幾條提前“攢”下。
“這幾年發短信拜年的不少。短信拜年擴展了人們的交際空間,但好多人轉發同一條短信,或者一條短信接連幾年重復發,讓祝福短信變了味兒,總覺得這樣少了些真誠,變成例行公事的應付了。”羅女士對短信拜年“千條一面”現象很反感。
也正因此,她努力讓“拇指祝福”回歸“原創”,從今年春節起,就針對不同祝福對象編寫不同的短信:“至此新春佳節到來之際,蓋州移動公司客戶經理羅雅丹向您致以誠摯的節日問候和祝福,感謝您長久以來對本人工作的支持和幫助,恭敬您及家人新春吉祥、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合家歡樂!”
微博賀歲,“花樣兒”多
這個春節,微博和微信成了年輕人拜年的新方式。80后的媛媛說:“由于往年都用短信拜年,而且有時候群發短信會“塞車”,所以今年她選擇了用微信拜年,感覺也有新意。用微信送祝福,親朋好友還能聽到聲音,又親切又有誠意。”
除夕,媛媛用微信給家人和朋友送去新年的祝福,微信時長共計18秒,在微信里她說,“往年都用短信拜年,今年咱用個時尚的微信拜年,在新的一年里,祝您及家人幸福快樂,生活甜蜜美滿。”媛媛說她今年之所以選擇用微信拜年,是“其實像微信這樣的軟件很方便,值得推廣,尤其是很多老一輩的爺爺、奶奶,他們不會發短信,但微信操作就比較簡單,而且平常短信里只能看到文字,但是微信就不同,除了新穎外,還能聽到聲音。”媛媛說。
除了聲音賀新春外,微博上更是興起了一股賀新春的熱潮,微博上曬全家福、年夜飯照片,成為今年一大潮流。微博控小小在春節期間每天至少發三條微博,曬年夜飯、同學聚會照片等。
[筆者感言]
短信拜年,字兒不在多,用心就行;微博賀歲,話兒不在巧,真誠就靈。只要是發自肺腑的祝福,哪怕只是簡單的一句“某某某,祝您新春快樂!”也會讓人覺得很溫馨。當然,如果能原創風格鮮明的短信,更能為新春增色,為祝福添彩。
正月初一祭拜先人
正月初一,許多市民都要去公墓祭拜先人。10日,在市區南部南山公墓,筆者看到大批市民來此掃墓,少的三五成群,多的則有十幾個人。交警一大早就來到這里疏導交通,維持掃墓秩序。筆者了解到,上午8點半,就陸陸續續開始有人進入公墓祭拜,上午10點到下午3點是公墓祭拜的高峰期,下午3點半之后,祭拜的人漸漸減少。
去古跡許愿祈福
春節里,許多人都有燒香祈福的習慣。慈航寺春節期間香火很旺。11日上午,記者從市區驅車前往慈航寺。一路上,人車都很少,東關附近大街上一排排店門緊閉。但到了慈航寺門口,車流多了不少,景區門口的免費停車場基本已經停滿了車。
慈航寺景區僧人告訴筆者:“景區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都會有很多朝拜者及游客過來新年祈福。”
16日,家住九寨鎮的隋大哥這一天來到二臺鄉石棚山村——有“亞洲金字塔”之稱的新石器時期墓葬·“石棚古跡”游玩,他把心愿寫在紅布上,懸掛在祈福樹。隋大哥說:“石棚是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銅器時代的一種墓葬,屬巨石文化,距今已有4000年歷史。我每年都要和家人一起來這邊祈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平安、吉祥如意。”
市民青睞自駕游
蛇年春節出去玩的市民多嗎?筆者咨詢了市區各家旅游社。市旅游社經理譚先生告訴筆者,根據春節期間的情況來看,組團出游的人變少了。“去年春節我們發了一、二個團隊,今年春節竟然沒有團隊。”
譚先生分析,今年春節,選擇自駕游的市民多了起來。“春節期間旅游價格漲得厲害,許多人不愿意出冤枉錢。”譚先生說,春節期間國內所有的線路價格都出現了上調,如去海南旅游,平時3000元左右就夠了,春節期間價格超過7000元,翻了一番。據了解,我市休閑旅游的各個熱點區域如虹溪谷溫泉、思拉堡小鎮、陳屯青龍山、徐屯煙囪山等,均有大量本地游客涌入,餐飲業火爆,酒店訂房率幾乎飽和。許多蓋州市民不愿去扎堆,都選擇了周邊就近休閑的“自駕游”,享受慢生活。
節制飲酒,相約健身房
筆者在走訪中發現,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紛紛指出今年過年的種種新變化。“沒了形形色色的年貨,少了酒席間的吹拍,就是簡樸、簡單、減負。”我市一位行政單位工作的郭女士告訴筆者。
春節親朋好友都有空閑,聚在一起喝大酒、搓麻將成了一些人的選擇。郭女士對春節期間家人動輒喝得大醉也十分反感:“要說大家心情好,少喝一點也沒啥。可春節聚會親朋好友間習慣互相勸酒,如果再遇上幾個人叫勁兒就很容易喝多,既傷身體又傷感情。實際上用酒助助興就行了,干嗎死乞白賴地傻喝呢?”
不喝閑酒、不打麻將,春節干啥,難道天天睡大覺?郭女士早計劃好了:拉上老公,相約幾個比較要好的姐妹全家,去室內健身房玩,既放松了身心、增進了感情,又有益健康。
[編輯感言]
歡樂祥和是新春佳節的主旋律,切忌“狂歡不講公德、玩樂忘了文明”。希望大家能夠適度飲酒、節制放炮、文明“搓麻”。如果能過個健身年,當然更不錯。
(于學忠)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