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途”未必是“末路”
來源:作者:熊志忠時間:2013-01-11熱度:0次
窮途未必是末路,絕處也能逢生,朋友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讓我更明白了這個道理。
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它哀哀地叫著,期待著主人把它救上去。驢子的主人召集了數位親鄰出謀劃策,大家確實想不出好的辦法救助驢子,倒是認為,反正驢子已經老了,“人道毀滅”也不為過,況且這口枯井遲早也是要填上的,于是人們開始拿起鏟子,開始填井。當第一鏟泥土落到枯井時,驢子叫得更加恐怖了,——它顯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圖,又一鏟落到枯井時,驢子出乎意料的安靜了。人們發現:此后每一鏟落到驢背上,驢子都在做一件令人吃驚的事情: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腳下,把自己墊高一點。人們不斷地把泥土往枯井里鏟,驢子也就不停地抖落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點。就這樣,驢子慢慢地升到枯井上,在人們驚奇的目光中,瀟瀟灑灑地走出枯井。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陷入了沉思,我在想,如果驢子掉進枯井后感到絕望,放棄了求生的一線希望,不積極尋找機會進行自救,驢子還能活著出來嗎?答案是顯而易見。在生存與死亡的臨界點上,態度往往起決定性作用,放棄還是爭取,一念之差其結果完全不同。
我們常說態度決定命運,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是退縮還是奮爭,驢子化兇為吉的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要總覺得無路可走。“什么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語)。為求解放,中國人民開創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之路;為求真知,失學青年走出了一條自學成材之路;為求“曙光”,無數殘疾人在和厄運搏斗中走上了成功之路……
窮途與未路,當然不能劃等號,因為困境中也往往蘊含希望,風雨之后還會有彩虹。“山窮水盡疑無路 ”“柳岸花明又一村”。在中國的歷史上,岳飛、屈原、項羽、韓信常遭不幸,卻能化兇為吉,后來還成就了一番事業。他們靠的并非運氣,而是智慧、勇氣。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彩福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張梓豪在97年金融風暴輸得一無所有,然而他以驚人的毅力重新振作,并且成功打造酒樓婚宴新局面,以行動證明窮途絕非末路。
人生之路漫長而又曲折,難免會遇到挫折、甚至身陷“困境”,這并不可怕,可怕是我們面臨困境時,不要自認為是絕境,更不能絕望,要抱定希望,樹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