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更新的反思
來源:作者:徐萬凱時間:2013-01-11熱度:0次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一個新字突出了人們對新年的企盼。但何為新,怎樣才能做到新,卻是我們在走過激動人心的新舊之交后,在思考新年工作時需要平靜下來好好想一想的。
譬如,我們在以往的一些單位年初的工作報告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表達方式,如“零的突破”、“創一流水平”、“超常規發展”等。在指導基層工作所發文件中也是“集約”、“戰略”、“機制”等詞語甚多。在這些使人激動的語言中我們挑不出什么毛病,可謂高屋建瓴,句句深刻,邏輯嚴謹。但這是不是新呢?遺憾的是人們在激動之后卻難以觸摸到這些目標,而現實也并沒有因此發生什么重大的變化,它最終只不過就是一些華麗的詞語而已。
又如,有單位在創新文化建設中創辦了本單位的刊物雜志,裝潢精美,彩色套印,拿在手里很是喜歡,但翻閱內容卻并不使人耐看。總之每期內容里領導講話、領導視察、領導調研、會議報道甚多,更兼圖文并茂,煞是熱鬧。有個別人還習以為常,凡到基層工作必見刊物,如看不到竟過問有關部門為什么沒反映呢?但群眾并不喜歡這樣,因為里面很少有自己喜聞樂見的東西,他們戲稱看這樣的刊物只是看簡報而已。這樣辦刊物,是不是離創新單位文化建設的初衷相距甚遠呢?
還有的單位新年創新擴張,進行跨越式發展,一時項目林立,產值預算大增,新的發展目標似乎觸手可及。但由于事前未充分顧及資金和技術力量的支撐,監督管理又鞭長莫及,力不從心,結果有的工程質量問題不斷,工期延長,嚴重潛虧,反倒形成一種包袱,對單位的發展適得其反。
在這些“新”的背后,我們總感覺有一種使人不安的浮躁,一些不正常的東西反倒成了一些人的常態思維,急功近利總是頑強地在那里和我們對峙著。于是我想,要使工作新,必先作風新。在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新一屆黨中央領導做出的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應該是我們創新工作的“及時雨”。當然,這不僅僅是在年初思考工作的時候,而是需要從上到下持之以恒地長期堅持下去。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