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百姓七百年祭祀國之大醫朱丹溪
來源:作者:楊必正時間:2013-01-10熱度:0次
江西鉛山老百姓在汪二、福惠、傍羅三地建造了“朱公廟”,七百年來當地群眾點香燃爆竹,下跪敬拜朱公公,祈求無災無病保平安。這位朱公公就是大國醫之朱丹溪。
去年10月25日出版的《中國電視報》史海鉤沉欄目中刊登了《大國醫之朱丹溪》一文。全面介紹了元朝民間大醫朱丹溪學醫行醫,治病救人的傳奇一生。
鉛山人尊稱朱丹溪為“朱公公”或“朱老爺”。朱丹溪,名震享,字彥修,元代醫學家,浙江義烏人。1281年生,1358年辭世。早年學醫,師從許謙學“理學”,后又拜師杭州名醫羅知悌學醫,還學兼李東垣、張子和兩位醫學大家的學問。他“好讀書史、善知天文、地理、術藝”,非常博學。朱丹溪有著作《格致余論》、《局方發揮》、《素問糾略》《本草衍義補遺》等傳世。
元朝民間大醫朱丹溪一生孜孜不倦苦學醫術;真心拜師勇于實踐;情志療法為民治病的事跡。感人至深。700年前的朱丹溪就告訴我們,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正心、收心、養心。所謂正心,就是要用倫理道德來校正我們的行為;所謂收心,就是我們一旦發現自己的某種欲望特別強烈,就要及時克制收斂;所謂養心,就是要經常讀好書,做好事,平性情,陶冶情操。1358年的夏天朱丹溪遠行行醫回到家鄉,身感非常疲倦,躺在床上睡了三天,醒來后,他把家人叫到床前,留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句話:“醫學亦難矣,汝謹識之。”說完,他端坐在椅子上,溘然長逝。一代國之大醫朱丹溪駕鶴西去,臨終仍告誡人們:醫學奧妙無窮,你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啊!
當年朱丹溪在浙江,江西等地行醫時。有一年,鉛山縣的汪二等地忽發瘟疫,肆虐無忌,人傳人,村傳村。被傳染上后,短者七八日,長者十來天就不治身亡了。有些地方出現了絕戶滅村現象,到處人心惶惶,紛紛外逃避瘟。正在玉山行醫的朱丹溪得知鉛山發生瘟疫后,即刻啟程趕赴鉛山。首先來到信江邊的傍羅村為群眾治病。由于朱丹溪的醫術高明,深入病患者家里,詳細望聞問切,很快就確定了病因,他一面精心施診,安撫鄉民。一面傳授撮藥煎湯服用預防。不幾日就控制住疾病在傍羅村的傳播蔓延。患者病情日見日好,很快就恢復了健康。接著朱丹溪又馬不停蹄的趕往發病嚴重的福惠、汪二等地日夜奔波診治病人。他不顧個人被傳染的安危,進村入戶,檢查診治,熬湯服藥,很快控制了瘟疫疾病在鉛山縣的擴散傳播,讓老百姓又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安生活。
鉛山百姓為感謝朱丹溪的救命之恩和高超的醫學醫德,福惠、汪二,傍羅等地鄉民先后為他建起了生廟。仿照神醫朱丹溪的形象,請人塑制了他的金身,籌資興建規模宏大的廟宇,把他的涂金塑像供奉在廟內,供群眾祭拜。廟堂長年燈火通明香煙依依。在朱丹溪的生日、逝世忌日以及民間節日均有大批群眾前來祭祀,祈求朱公公保佑平安,無災無病、健康長壽。鉛山農村三地的“朱公廟”直至今日七百年來未曾斷過香火,是全國惟一的建有祭祀國之大醫朱丹溪廟堂的地方。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