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麻雀的村莊
來源:作者:朱玉富時間:2012-12-03熱度:0次
十月的山村田野景色多么迷人,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清晨,白蒙蒙一片,似薄紗的霧氣籠罩著田野,好像在給水稻最后的滋潤.太陽出來了,眼前金黃一片,飽滿的稻穗低著頭,把稻稈都壓彎了.露珠掛在稻粒上,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發出耀眼的亮光,好似無數珍珠。那一片片.正在撥節的麥苗兒,像綠色的地毯,厚厚的鋪在田野上。隨著深秋的‘逼近’,涼意在山村里一絲一絲增加,山坡上的高梁、大豆、芝麻、谷子,綠豆、蔓豆、紅一塊,黃一塊,綠一塊、五色斑斕。這時候,一群群的麻雀,便“呼”地集中在一起從這個山窩飛到那個山窩,又從那個山窩飛到另一面山坡,常常是這一群麻雀和那一群麻雀邂逅后聚合在一起,形成一群更大的麻雀群。于是,麻雀群就像大風鼓起了一張偌大的幕,起起落落,翻翻卷卷,在藍藍湛湛的天空,歡聲鳴叫,寂靜的山野,頓時成了麻雀們的世界,滿山滿坡,嘰嘰喳喳,似風似雨。
秋末的黃昏來得總是很快,還沒等山野上被日光蒸發起的水氣消散.太陽就落進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嵐風帶著濃重的涼意,驅趕著白色的霧氣,向山下游蕩;而山峰的陰影,更快地倒壓在村莊上,陰影越來越濃,漸漸和夜色混為一體,但不久,又被月亮燭成銀灰色了。這時,鄉下人就要設專人看莊稼,所謂看莊稼,其實就是看麻雀。鄉村的山地,七溝八渠幾面坡,塊塊秋田,散落在山頂梁頭,山腰山腳,趕麻雀非常吃力,因此隊里要挑選身強力壯,嗓音粗大,跑步快捷的男女去趕麻雀。十數個人站在山坡的不同點上,麻雀飛來了,高聲喊叫,用彈弓打石子、點燃鞭炮,麻雀就不散落在莊稼上。一群群麻雀從村莊的大樹上起飛,山腳喊聲一片,繼而山腰又一片喊聲,接著山頂又喊聲四起,麻雀便 “呼”地飛上了山頂,又雪花飄灑一樣飄下山腳。秋夜,天高露濃,一彎月牙在西南天邊靜靜地掛著。清冷的月光灑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銀河的繁星卻越發燦爛起來。茂密無邊的高粱、玉米、谷子地里,此唱彼應地響著秋蟲的唧令聲,蟈蟈也偶然加上幾聲伴奏,吹地翁像斷斷續續吹著寒茄。柳樹在路邊靜靜地垂著枝條,蔭影罩著蜿蜒的野草叢叢的小路,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秋天帶著落葉的聲音來了,早晨像露珠一樣新鮮。天空發出柔和的光輝,澄清又縹緲,使人想聽見一陣高飛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著碧海想著見一片白帆。 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麻雀‘子民’也有餓急了的時候,喊聲、鞭炮聲、地里的稻草人,麻雀一概視而不見,一大群麻雀落在了秋田里,黑壓壓一片。這時候,看莊家的農人,往往一邊扔著石塊,一邊嘴里罵著,在地塊與地塊之間來回穿梭,往往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部分彎曲的谷穗和高粱被麻雀吃只剩下了殼子。不忍心讓麻雀禍害的人家,便趁著莊稼不是很成熟就無奈地不和麻雀置氣,早早地收獲了。
秋收完畢,地凈場光,寒風凜冽,一夜之間,雪花飛舞,四山銀白。燕子早已南歸,北方的山村,地老天荒般寂靜,縷縷炊煙,裊裊娜娜,無聲無息地在村莊上空飄散。此時,惟有麻雀,給村莊送一片天籟似的鳥聲。風住了,雪停了,村里幾棵大榆樹、大槐樹上,成千上百的麻雀像趕會一樣聚集一樹,枝枝杈杈,長滿了‘樹葉’,它們蹦蹦跳跳,你一言,我一語,嘰嘰喳喳,萬聲齊發,猶如一場火爆的音樂會。頑皮的村童拿起一塊石頭扔到樹上,鳥聲嘎然而止,宛如歌聲中休止。大樹上,一下從喧嘩到了寂靜,那巨大的樹梢空洞洞仿佛是一偌大的洞穴。靜默悄聲還沒十分鐘,鳥的合唱又開始了。待到云散日出,麥場上的麥穣堆,已雪化冰消,樹上的麻雀又呼啦啦飛上了麥場。靜悄悄的麥場上,千百只的麻雀翻飛蹦跳,鬧鬧喳喳,不亞于看鄉戲時村人的興奮熱烈。麻雀,給冬日的村莊,帶來了熱鬧和歡快的氣息。
隨著新農村的建設,拔地而起的高樓再也沒有了‘圈眼’、屋檐下麻雀的藏身之處,城市化的新農村如今很難看到一群一群的麻雀了。偶爾會看見,三只兩只地叫聲,形單影只地在農家的別墅和樓頂上孤寂地叫幾聲,或者煢煢孓立地在低低矮矮的樹枝上站一站,那瘦弱的模樣,零亂的羽毛,疲憊的眼神,全然沒有麻雀固有的敏捷、機靈、群聚高歌的英姿。
失去了麻雀合唱的村莊,已經寂寞難耐,讓人痛心,倘若失去了麻雀機敏的身影,那該是怎樣令人傷痛不已的事呀!
有麻雀的村莊,讓人無限眷戀。
作者: 聯系電話:15264381169
電子郵箱:zbwbzyf@163.com QQ:1052171498
作者簡介:朱玉富,大專文化、男、46歲,系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艾山街道人,自幼喜歡新聞、文學和攝影,現供職于《淄博晚報》衛生健康版記者、編輯。從事新聞工作以來,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法制日報》《中國保險報》《中國綠色時報》《大眾日報》《淄博日報》《萊蕪日報》等全國省市近百家報紙發表新聞、攝影達10000余篇件;在《黃河文學》《北方文學》《廣西文學》《中國散文》《中國作家》《中國人保》《國土綠化》《齊魯晚報》《農村大眾報》《長河晨刊》《黨員干部之友》《支部生活》《中國人保》《中國保險報》《淄博日報》《淄博晚報》等60余家報刊發表散文、小小說達600余(篇)件。第十一屆《大眾日報》十佳業余記者;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創作的《心中的雨季》《酸澀的葡萄》中篇小說、小說獲山東省五個一文化三等獎和優秀獎。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