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井噴”,親,我們的旅游何去何從
來源:作者:楊廣虎時間:2012-10-08熱度:0次
國慶“井噴”,親,我們的旅游何去何從
楊廣虎
今年國慶八天假,這是史上沒有的。快樂八天游,國慶八天樂。自從五一取消長假后,難得今年國慶黃金周,不負眾望,今年我們終于看到了旅游的“井噴”,多個景區“爆棚”,到處游人如織;加之高速免費,自駕游盛況空前,高速路成了名符其實的停車場;有些景區除了大肆廣告宣傳攻勢,也在節前門票降價打折,又為國慶燒了一把火,景區直接成了停車場,照相成了合影照,到處人滿為患,萬眾旅游休閑,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一派旅游的欣欣向榮景象,讓人百感交集。
9月30日第一天,我因工作原因,一大早六點多上高速,就被排隊等候領卡的小車長龍陣嚇到了;不少網友紛紛在微博上現場直播景區現狀:華山數萬人滯留,堵門退票;普陀山2萬多人滯留;麗江上萬游客找不到住處;大梅沙海灘人比沙子多;三亞海灘成垃圾場;鼓浪嶼全面“淪陷”;西湖見人不見橋;黃山游客爆滿;九寨溝深夜十二點赴溝道路紋絲不動;故宮人山如潮,長城內外唯余人海茫茫……處于水深火熱的親們,難道我們得了“旅游饑渴癥”?客量如井噴,景區被“踩塌”,一天18萬人擠爆故宮 ,此等旅游壯麗景象讓人驚悚。回過頭了,反思一下,我們的旅游到底存在什么問題?我們的旅游將何去何從?
可以說,改開放后,中國的旅游業得到了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世界旅游組織預測,2015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入境游接待國和全球第四大出境客源國。國內旅游形勢一片良好。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約有15000多景點景區。全國有許多省市把旅游產業當做重要產業或者支柱產業,關注熱情空前高漲。當房地產因政府宏觀調整或者“限購”低迷之后,旅游產業仿佛“救市之舉”,擔當起了“政府財政”的主要角色。樓市熊市,旅游牛市,把旅游產業發展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實現與其他產業,特別是文化產業的無縫融合和對接,已經成為許多地方政府的另一“高招”。
在此,我們必須正視我們中國旅游的現實狀況,盡管從縱的角度看,我們旅游業近年來發展很快,但橫向比較,無論是景區景點硬件設施、服務質量,還是旅游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或者與國外比較先進的管理和人性化服務等等,差距仍然很大。我們將需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汗水去參與競爭和趕超。特別是現階段,盡管一些文物景區實行了免費,但是由于旅游準入門檻低,投資主體多元化,深層矛盾突出,供大于求、市場化運作等等原因,高額的門票收入仍然是景區景點的主要收入,這些收入用于財政稅費上繳、景區維護和開發,各種管理費用支出等。由于門票是主要收入來源,其他吃住行游購娛產業鏈不夠健全,什么最佳接待量、游客最大容量,只能是空談。一些門票的降價、打折、優惠,在彰顯公益扶助的同時,宣傳營銷的程度更大些,和模特走秀一樣,看著華麗好看,不是很實用。或許說的有些嚴重。
我覺得更為可怕是,一些景區景點被擔當了政府或者城市“名片”和政績的職能,而且這種職能被越來越強化,處處顯示著自己城市的尊榮,連門票的高低也被人為的強加上許多附加值,門票高就很尊貴,門票低就檔次低,這種謬論,有時一直助長門票提價。景區景點、地方特產、地方名人、知名品牌等等成為一個地區或者城市的“名片”無可厚非,過度華麗的包裝,一味過度消費或者強化,只能是華而不實。
從國慶“井噴”,我們還可以看到政府、景區、游客信息的不對稱。旅游局是政府旅游產業的主管部門,但是因為《中國旅游法》一直遲遲不出臺,長期以來,職能不明,無法可依,難以細化等問題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講,旅游局是一個綜合協調部門,但事實難以協調,包括成立的假日辦。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同意交通運輸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監察部、國務院糾風辦制定的《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方案規定,免費通行的時間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規定的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免費時段從節假日第一天00:00開始,節假日最后一天24:00結束。普通公路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高速公路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
免費通行的車輛范圍為行駛收費公路的7座以下(含7座)載客車輛,包括允許在普通收費公路行駛的摩托車。免費通行的收費公路范圍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和《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規定,經依法批準設置的收費公路(含收費橋梁和隧道)。各地機場高速公路是否實行免費通行,由各省(區、市)人民政府決定。
可以看到,我們的旅游部門處于的尷尬地位。重大節假日高速小車免費,有沒有疏導預案,怎樣實施,發卡還是發票,遠口分離,近口疏導等等,似乎與旅游部門無關,或者說旅游部門難以隨時掌握較詳細的信息,更談不上精確統計和旅游衛星賬戶了。免費是好事,老百姓終于看到了有號稱“世界第二大高速路之國”之稱的中國,有“慢速路”之稱的中國高速路終于有免費的松動了,不用交高額的過路費了,嘗到了甜頭;另一方面,世界沒有免費的晚餐,免費的結果是高速路成了停車場,苦苦的等待,只能在高速路上看垃圾成堆的風景。我過去談過,亞運廣州免費公交“夭折”,政府決策“快餐化”值得深思。今天再看,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免費就要有免費的管理預案,不能堵了再想辦法,臨時應對,提肘見肘,一片混亂,治標不治本。這些有待高速管理部門研究去了。也希望政府那個部門或者旅游主管部門能真正建立起綜合協調機制,實現高效的協調功能,透明快速。
景區景點管理水平不高,多頭管理,體制不順,產權不清,“重建輕管”,重硬件建設輕服務質量等軟件建設,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數字化景區建設有待提升,特色旅游景區和旅游產品有待開發,旅游產業結構有待調整和平衡。旅游市場秩序不夠規范,削價競爭、承包掛靠經營、“零負團費”等問題長期存在,不少環節還存在安全隱患。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仍然滯后。不少旅游景區外部可進入性較差,斷頭路較多;景區內部游客中心、標識系統、安全等人本化、個性化的公共服務設施不足,安全救護和救助預案等不到位。旅游基礎設施依托性的多、專門性的少,缺乏整體規劃建設等等問題嚴重存在。驢友管理、引導以及營救浪費大量社會資本等等。當然,我們的游客,國民素質也有待提高,互相避讓,互相諒解。
受金融風暴影響,中國入境旅游出現明顯下滑。國家旅游局為拉動國內旅游市場,緩解金融危機的沖擊,提出并一直倡導“國民休閑計劃”。已有19個省份將休閑納入當地的“十二五”發展規劃。該項計劃將采取具體措施倡導針對優秀員工的獎勵旅游、針對低收入群體的福利旅游、針對學生群體的休學旅游、針對離退休人員的銀發旅游等,以拉動內需消費。廣東等地率先實施,繼廣東以后,廣西、寧夏、山西、山東等省份正在制定地方性的休閑綱要。此計劃旨在通過制訂有關扶持政策,采取各種激勵措施,讓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最大限度地調動全社會參與旅游休閑活動的積極性,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休閑需要,使旅游休閑真正成為廣大群眾日常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消費行為,進一步提升國民的生活質量、生命質量和幸福指數。推行“國民休閑計劃”不僅是讓每個人都享受了假期,而且能夠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帶動眾多行業的發展,但是推行以來,效果不是很明顯。關鍵的問題是,盡管2008年我國已經推行帶薪年假,但是沒有落實到位。除了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一些國有企業,較少的效益較好的企業外,許多老百姓根本無法享受到帶薪年假。包括節假日從事服務的駕駛員、飯店服務員、旅游從業人員等等月光族、草根和底層人民,常年得不到法定的換班休息或者帶薪年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國務院2008年1月1日起實施,到了現在還是一紙空文、束之高閣,生活的困頓,就業的壓力,導致許多人也被逼放棄。可以說,帶薪年假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成了一部分人或者公款消費的理由,制訂的出發點之一,就是為了讓老百姓享受改革的成果,緩解航空、鐵路、公路、住宿擁堵以及旅游錯時,實現資源有效利用和配置。
從中秋國慶節,旅游“井噴”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我們中國的旅游尚處在較初級的階段或者說不是很健全很發達的階段,需要政府去扶持和投入,增加景區景點的公益性;我們的公眾信息有待科學、快速、透明,不能失語或者滯后,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一些新媒體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制定的帶薪休假,應該下狠力氣去落實;出了問題,要真誠面對,迅速解決。蜂擁井噴,不是我們健康的理性旅游出行方式;旅游出行,也不是我們的休閑唯一方式。
政府管理要創新,景區景點要有個性和特色,特別是一些知名景區景點,承擔著樹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社會功能,不能只知道收門票,科學探索地實行一些門票網上預約、團隊預訂等措施,讓游客在景區游覽最大滿意化,舒適化,這才是我們的期望。
《中國旅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到2015年,旅游業總收入達到2.5萬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0%;國內旅游人數達到33億人次,年均增長率為10%。旅游要發展,游客要增加,難道我們還要經受國慶“井噴”帶來的種種不舒心的考驗?說到底,旅游就是休閑,就是自己給自己放松、找到自己的樂子。親們,我們要正視現實,沒有生活在桃花源,暗戀桃花源可以,最終還需要每個人去努力,大家共同一道,打造我們的旅游新世界、新境界,讓我們的旅游安全、舒心、快樂!
2012年10月5日夜匆于長安
備注: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對之處,敬請諒解!
來自楊廣虎個人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yangguanghu
向社區舉報違規內容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