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來源:作者:夏林旺時間:2012-09-28熱度:0次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企業之于社會猶如人之造血細胞。社會的推陳出新固然是發展趨勢不可逆轉,但企業如何才能不被社會淘汰卻是擺在每一個企業管理者面前無法回避的問題。作為一個企業的掌舵人,航船駛向哪里不僅僅是自己的身前身后名,更重要的是身后眾家兄弟姐妹的未來系于自己一身,壓力不可謂不大,擔子不可謂不重。如何才能舉重若輕,成就人生的輝煌,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練就一種敏銳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市場預測能力。一個極端典型的例子是毛澤東一生中沒有摸過槍卻成功地領導了中國革命。我們都不是偉人,但卻應該向偉人學習。因為作為一個領頭人,思想觀念、政治覺悟、商業判斷能力等綜合素質僅僅做到與時俱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做到超前時代回頭看的先知先覺才能成功地領導一個團隊向正確的方向邁進。而要做到這樣一個境界必須有以下三方面的豐富知識:一是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的方法;二是豐富的文史知識,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古今”三是豐富的企業發展史。有了這三點才可以成為一個好掌舵人。至于怎樣管理企業,正如舵手不會親自搖櫓一樣,只要有一個好的管理團隊肯為你效力,那具體事務還用舵手勞心費力嗎?
打造一個互補互助、齊心協力的管理團隊。企業的目標是利潤,核心是人,關鍵是管理。明朝的將軍守不住自己的家園,一旦降清則所向無敵;一個倒閉的企業回天乏力,跳槽的人才卻在別的企業里如魚得水。企業留人的條件不外乎三:事業、待遇、感情。三者皆具,將士用命,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慨和決心,干工作自然不遺余力;三者皆失,眾叛親離,大有“當年悔草《長楊賦》”的遺憾,又怎能安心工作?沒有對人的凝聚力,管理再好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在市場經濟浪潮中不沉船是僥幸,一旦風起云涌又怎能安然無恙?所以,領導,就是領袖和導師!不僅是一大班人的領頭雁,還是他們的人生導師。要努力培養一支坐下來能研究問題、提出思路、拿出辦法;走出去能協調工作、解決矛盾、辦好事情。懂全局、察民意、善決策、抓重點、敢負責的干部隊伍,發揮好班子的整體合力,才能達到“眾人劃槳開大船”的理想狀態。
培養一種和諧進取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現實中屢禁不止的擇校風其實是由這樣一個基本事實綁架了家長和社會的意志:一個中等生到了一個好學校考入高一級學校的幾率與到了差一點的學校無法進一步就學的幾率幾乎相等。直白地說,就同相一個中等成績的學生而言,學校的“好”與“壞”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是要決定他們未來的選擇。有此客觀存在,獨子獨女的龍子鳳孫們怎肯輸在起跑線上?究其原因,校風學風對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樣道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經典故事也告訴人們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力有多大。愛崗不是愛啥干啥而是干啥愛啥;敬業不是把興趣當成工作而是把工作當成興趣;奉獻,不是想著得到了才肯付出,而是堅信付出了才會獲得。思想是行動的指南,企業文化對職工思想的影響潛移默化著職工的日常行為。比如說,一個以“隨地吐痰”為恥的思想認識比一個以“隨地吐痰”怕罰款的思想認識對行為本身更有深遠的影響力。
決策人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管理層鞠躬盡瘁,齊心協力;一線職工克己奉公,兢兢業業。這樣的企業能不是生機勃勃、蒸蒸日上嗎?這樣的帆船能不是劈波斬浪,勇往直前嗎?
2012年9月27日星期四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