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萌
其實,在查閱兒子中考分數的那一刻,我就有心理準備,兒子是肯定不能上重點中學分數線的。結果在查閱之后,我瞠目結舌,沒想到兒子的成績竟然只有365分,和上年度重點中學的分數線有百分之遙。重點中學的錄取分數線是在第二天一個消息靈通的朋友告訴我的,是456分,兒子竟整整差了91分,和我估計得二三十分的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我的心里充滿了無奈與怨氣,生米已經煮成熟飯,再無回天之力;怨自己教子無方,怨兒子學習不能發奮圖強。
此時此刻的我,對“名落孫山”這個古典成語有了徹底的理解。孫山的那句話“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說得入骨三分,很在理,我的兒子這次不但在孫山之后,而且和處于榜尾的孫山相距甚遠,更不用說在榜首遙遙領先的狀元和探花了。
和我們同齡的為人父母者可能都有切身感受,如今的“90后”有個性,他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吃得好,穿得好,要啥有啥,可以說基本上都是這樣的,當父母的,當爺爺奶奶的唯恐苦了自己的孩子。我個人認為,這是全社會在害孩子,這些溫室里的弱苗的確需要在狂風暴雨中經受煎熬。兒子落榜后,我曾經與他談心,說你現在對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有了體會了吧,及其沮喪的兒子點頭,差點把頭插進褲襠里。于是,我就以自己農民兒子出身的感受現身說教,我告訴兒子,你知道和你同齡的農村娃有多辛苦,父母下地勞動讓你在屋里學習做作業是對你的“優待”,太陽暴曬下的田間勞作會使你更深刻地感受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像你們這些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父母不在或者一不留神,就玩電腦看電視,電腦電視能把你們害死,考試是不考你看了多少電視劇,會玩多少游戲。
這時候的兒子就像當年在批斗會上的“地富反壞右”,盡管父母再嚴厲的批評,他也得虛心接受,不論家長說得對與錯。
說教歸說教,在平息里心頭的怒火之后。我根據兒子的表現,給他提出了三點要求:一要自己管住自己,先做好人再做事;二是端正學習態度,像毛主席他老人家生前說過的那樣好好學習,才能天天向上;三是把英語、語文這些“跛子腿”課程一定要下十倍、百倍的苦功補上來。
兒子點頭,我說只要你把功夫下了,三年高中沒有荒廢,今天的悲劇就不會在三年后重演。
這是我在兒子落榜之后對自己的一篇命題作文。
作者單位:陜西省煤田地質局一三一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