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艱苦奮斗的精神
來源:作者:許立春時間:2012-06-23熱度:0次
看了央視一套的《知青》,我的靈魂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我雖然不是知青,但是,我曾經近距離接觸過知青,和知青有過深厚的情誼,說真的,我太了解知青了。幾十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耳濡目染,身臨其境,重溫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不少動人的場景使我淚流滿面,我情不自禁地迸發出滿腔豪情。比較當下的現實,看看身邊自己的子女,不能不使我發出很多的感嘆,感嘆知青艱苦奮斗的精神,感慨當下青年的嬌生慣養。
那時候的知青實際上也是很嬌氣的人,個個都是來自大城市的闊少或者千斤,不少還是資本家的的子女,受寵的程度不比今天80后90后遜色。然而,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沒有猶豫,沒有彷徨,他們懷揣理想,只身遠離父母,奔赴祖國的邊疆。在他們面臨艱難困苦的時候,他們有過淚,有過血,有過呼喚,有過吶喊,然而,他們沒有退卻,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慢慢適應了,個個扛過來了。通過千錘百煉,通過摸爬滾打,他們還磨舊了鋼鐵般的意志。有一段場景,他們完全泡著在瓢潑的雨地里割麥子,渾身濕透了,手上的水泡都流血了,但是,他們沒有一個喊怨氣,沒有一個當逃兵,他們還樂觀地喊出:“青春萬歲,愛情萬歲,快樂萬歲!”何等動人,何等感人。
時下,一線的工人已經找不到了,建筑工人后繼無人,在崗的都是50 歲左右的中年人。一個熟練建筑工人的工資已經是普通工作的10倍之多,遠遠超過了白領的工資,然而,“用工荒”仍然困擾著目前的建筑市場。很多80后90后熱衷于事業單位的臨時工,情愿只拿無法養活自己的微薄工資,也不愿到一線的工地鍛煉自己,磨練自己。究其原因,都是因為他們嬌生慣養,身上缺少艱苦奮斗的精神,怕臟怕累怕吃苦,他們生長在溫室里,沒有經過風雨的浸潤,就如溫室里的花朵,一經風雨就萎蔫了。當下,為什么孩子流行憂郁癥,就是因為他們缺少磨練,禁不住挫折,受不了委屈。
實際上,造成目前狀況,不僅僅有80后90后自身的原因,與家庭和社會不無關系。當今的社會,家家的孩子很少,獨生子女較多。寵愛孩子,溺愛孩子是大部分家長的天性。天生的孩子都是一樣的,都是一種潔白的白紙,可以畫上最美的圖畫。孩子的塑性太大了,同樣一個孩子放在了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會,成長的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的社會、家庭有責任有義務反思自己,我們不要過于的埋怨責備孩子,應該改變教育觀念,教育方式,灌輸孩子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理念;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放手孩子獨立成長,要他們象當年的知青一樣,在困苦中鍛煉自己,磨練意志,從而適應社會,適應風雨,讓孩子成長為身體、心理都健康的人。
回來吧!艱苦奮斗的精神!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