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文明還有多遠
來源:作者:黃燦輝時間:2012-06-09熱度:0次
文明的社會必然是由文明的人群來構成,文明的人群又來自一個個活鮮鮮的人。這些人構成了完整的社會,也因此催生了各種制度,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制度,當然社會的文明也就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文明。文明離我們還有多遠?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也是必須回答的問題。
曾記得臺灣著名女作家龍應臺寫過一篇著名而轟動的文章《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這篇文章列舉了一些不文明的現象,而這些不文明的現象卻被人視而不見。龍應臺對這種“國民性”和麻木性發出了猛烈的抨擊,同時痛心疾首發出了“你為什么不生氣”的質疑。這篇文章雖然是上個世紀下半葉所寫,而且寫的是臺灣,但文中指出的種種不文明行為現在仍然大量存在我們的身邊,這不能不讓我們比龍應臺還要痛心:難道時光的流逝,社會的文明沒有進步嗎?其實不然,社會的文明是在不斷進步的,只是社會的進步是漸進的,而且有時還會有反復的,尤其是精神層面上的文明更是如此。遠古時期的刀耕火種進化到如今,文明已經進步了不知多少,但這種進步經歷了幾千年!幾千年啊!是否太久?文明能否是跨越式的呢?真的好想一步跨入文明的社會當中!
我們國家一直注重精神文明建設,也樹立了一大批雷鋒式的精神文明典型,但由于歷史的原因,精神文明建設曾遭到嚴重的破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精神文明建設進入了新的時期,涌現了不少像孔繁森等一樣的各類精神文明的典型和代表,道德風尚進一步得到了提倡,整個社會也出現好的趨勢,應該說精神文明建設有所成效。但我們一方面在不斷謳歌文明的主旋律,同時不文明不和諧的現象卻又是屢禁不止,這是為什么呢?其實我們要正視現實:文明是什么?文明是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既然是一種狀態,又是要發展到較高階段,那么也就是動態的,因此也就注定了我們在經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同時,必然經歷一個文明的初級階段。認真分析一下文明的形成和文明的發展過程可以知道:不文明的根源其實是來自人性的弱點,尤其是人性弱點中的自私自利!人如果私心太重而又控制力差,那就無法文明,這是從個體來說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隨地吐痰是不文明的行為,其實也是自私的行為!因為圖自己方便,圖自己舒服而不考慮他人和環境。還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再不文明的人也希望別人文明,至少是對自己文明。由此可見,文明是來源于不斷的自我修練而形成的自覺。所以文明看起來離我們很遠,其實很近!文明與不文明僅一步之遙。
要做文明的人,就要與自己人性弱點作斗爭,與自己的私心作斗爭。還好,我們已經步入了較文明的時代,整個社會文明氛圍已漸濃厚,人們也向往文明、希望文明。所以,在這種氛圍里每個人都要捫心自問:你今天文明了嗎?你對不文明生氣了嗎?只有人人文明了,大家文明了,社會才能文明。努力吧!從自己做起,你的努力不會白費的,因為文明真的離我們很近很近了。
(編輯:作家網)